[发明专利]分布式光纤的传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652.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方伟;魏鹏;孙文勇;赵建辉;李墨松;张炜;孙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1K11/32;G01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光纤 传感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光纤的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分布式光纤的温度,得到温度信号;
振动监测子系统,用于监测所述分布式光纤的振动,得到振动信号;
处理器,与所述温度监测子系统和所述振动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确定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包括温度异常的位置区域和振动发生的位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包括多模光纤,所述温度监测子系统包括:
第一激光光源;
波分复用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多模光纤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光源发出的光传输至所述多模光纤,并接收从所述多模光纤返回的斯托克斯光和反斯托克斯光;
第一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三端口输出的斯托克斯光转换为第一温度信号,将所述第四端口输出的反斯托克斯光转换为第二温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光纤还包括第一单模光纤、第二单模光纤和第三单模光纤,所述振动监测子系统包括:
第二激光光源;
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五端口、第六端口和第七端口,所述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连接;
第二耦合器,包括第八端口、第九端口、第十端口和第十一端口,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第六端口连接,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端口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的一端连接;
第三耦合器,包括第十二端口、第十三端口和第十四端口,所述第十二端口与所述第七端口连接,所述第十三端口与所述第三单模光纤的一端连接;
第四耦合器,包括第十五端口、第十六端口和第十七端口,所述第十五端口与所述第一单模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端口与所述第二单模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端口与所述第三单模光纤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十一端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十一端口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第一振动信号;
第三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十四端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十四端口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第二振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系统还包括:
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温度信号、所述第二温度信号、所述第一振动信号和所述第二振动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为脉冲光源,所述脉冲光源发出的脉冲光的中心波长1550nm,所述脉冲光的平均功率为2mW,所述脉冲光的频率10kHz。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器的中心波长包括1450nm、1550nm和166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中心波长为1550nm,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为铟砷化镓-雪崩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中心波长为1550nm,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线宽小于5000Hz。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三耦合器和所述第四耦合器为3dB耦合器,所述3dB耦合器的偏振相关损耗小于0.02dB,所述3dB耦合器的回波损耗大于50dB。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与第三光电探测器为PIN场效应晶体管,所述PIN场效应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为1~2000,所述PIN场效应晶体管的带宽为1M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6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