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2075.8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博武;徐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博武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G07C9/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识别 门禁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感应单元、识别单元、门闸单元、第一保护机构,第一保护机构位于门闸单元与识别单元之间,感应单元位于识别单元前方,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感应传感器,通过识别车轮来调整识别单元的识别角度;门闸单元包括两个驱动机构、连接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的横梁轴和网栏,网栏的底端连接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一沉槽内,网栏的顶端与横梁轴枢接,驱动机构驱动横梁轴上升网栏立起时,第一保护机构的保护块弹出地面;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时,横梁轴自由下降时网栏做翻转和移动运动嵌入在第一沉槽内,同时带动保护块摆动嵌入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二沉槽内。本申请能够降低撞杆的概率、使用安全、且防护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禁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在小区或者办公楼等公共区域都会设置停车场用以停放汽车,而为了防止外来车辆进入,通常会在停车场的进口处设置门禁装置,车辆门禁是车辆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常见的门禁装置包括旋转设置的抬杆和用于驱动抬杆动作的驱动机构,当车辆需要通行时抬杆抬起,抬杆水平时禁止车辆通行,通常车辆会停在离抬杆很近的地方,如果抬杆还没来得急升起车辆就加速起动了,会导致车辆与门禁抬杆发生碰撞,造成门禁装置的损坏;由于抬杆悬空设置,也会存在抬杆在车辆通行的过程中意外落下的风险;由于常见的抬杆的一端悬空设置,长时间使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或折断,使用寿命短,且悬空设置的抬杆无法阻止儿童或动物等进入地库内,有产生意外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门禁系统被撞坏概率高、抬杆有意外掉落的风险、易变形和防护效果差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及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的感应单元、识别单元、门闸单元、第一保护机构、第二保护机构,所述第一保护机构位于所述门闸单元与识别单元之间,其中,所述感应单元包括设置在位于所述识别单元前方两侧的第一感应传感器和设置在门闸单元后方的第二感应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传感器识别到对应侧的车轮时通过中央控制单元调整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角度;所述门闸单元包括两个驱动机构、连接在两个驱动机构之间的横梁轴和网栏,所述网栏的底端连接在位于地面上的第一沉槽内,所述第二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网栏的一侧,所述网栏的顶端与横梁轴枢接;所述第二感应传感器用于感应车辆是否完全离开并回传信息给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识别单元和感应单元对车辆信息的判断指示所述门阀单元工作;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与所述门阀单元联动工作,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单向轴承驱动所述横梁轴上升使得网栏立起时,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竖立地面从而禁止车辆通行;所述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时,所述横梁轴以自身重力自由下降时使所述网栏做翻转和移动运动,所述网栏翻转至水平状态并嵌入在所述第一沉槽内,同时联动第一保护机构和第二保护机构转动至与地面平行使得车辆通过。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架座,包括枢接在所述支架座上的伸缩杆和驱动所述伸缩杆旋转的动力机构,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枢接在所述支架座上的套筒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滑杆,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推动所述滑杆向外移动的支撑弹簧,所述横梁轴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滑杆上,所述支架座顶部设有第一电吸铁,所述第一电吸铁用于固锁上行的所述伸缩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机构嵌设在地面下的第二沉槽内,包括保护块和第一扭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保护块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竖立地面用于阻拦车辆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护机构工作闭合时盖在第一沉槽上,包括保护板和第二扭簧,其中,当网栏完全下降至第一沉槽内时,第二保护机构中的保护板遮挡在第一沉槽上,起到保护网栏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博武,未经徐博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