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和梯田海绵生态系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2096.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江;任荣志;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4;E01F5/0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田 海绵 生态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包括井道、市政排水管、井道排水管、暗涵和出水道,井道底部通过井道排水管与暗涵连通;市政排水管与暗涵连通;暗涵下表面放置有石笼和石块;井道以及市政排水管收集的污水流入暗涵,并通过石笼和石块的过滤后,通过出水道流入海绵过滤沟进行过滤和收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施工方法,包括在井道底部设置井道排水管,连通井道和暗涵;在暗涵下表面堆放石笼;在暗涵下表面以及石笼上方放置石块;在出水道的右方设置海绵过滤沟。通过该施工方法建造的梯田海绵生态系统,可过滤污水中的较大垃圾和较小垃圾,降低了污水处理难度,并且可收集过滤后的污水用于二次利用,达到了节约用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和梯田海绵生态系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发展,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系统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井道和暗涵是现有市政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流入井道和暗涵的污水往往也携带有一些垃圾,现有的井道和暗涵要么没有对流入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要么仅通过均设置金属栅栏对污水进行简单的过滤,使得收集的污水中往往还携带有大量垃圾,增加了污水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包括井道、市政排水管、井道排水管、暗涵和出水道,井道底部通过井道排水管与暗涵连通;市政排水管与暗涵连通;暗涵下表面放置有石笼和石块;井道以及市政排水管收集的污水流入暗涵,并通过石笼和石块的过滤后,通过出水道流入海绵过滤沟进行过滤和收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海绵过滤沟为设置于素土之上的多层填充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石块、种植土层、透水土工布、砾石层、透水土工布。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海绵过滤沟的砾石层中埋设有用于收集污水的多孔收集管。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暗涵设置于人行道下方,暗涵为倾斜的排水涵道,暗涵靠近井道的一端高于靠近出水道的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石笼堆叠在暗涵下表面;多个石块设置在暗涵下表面以及石笼上方,压住堆叠的石笼。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井道顶端设置有井盖,井盖下方设置有井盖过滤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梯田海绵生态系统施工方法,包括:
在井道底部设置井道排水管,连通井道和暗涵;
在暗涵下表面堆放石笼;
在暗涵下表面以及石笼上方放置石块;
在出水道的右方设置海绵过滤沟。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设置海绵过滤沟包括以下步骤:
夯实素土;
在素土上方设置透水土工布;
在透水土工布上方铺设砾石层,并在砾石层中铺设多孔收集管;
在砾石层上方再设置一层透水土工布;
在砾石层上方的透水土工布上方,铺设种植土层;
在种植土层上方铺设石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梯田海绵生态系统,通过在井盖底部设置井盖过滤斗以及在暗涵下表面设置石笼和石块,过滤掉污水中携带的较大垃圾,污水流入海绵过滤沟后,通过海绵过滤沟的多个过滤层,过滤掉污水中的细小垃圾,并通过收集管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收集。相比于常见的井道和暗涵,本发明的梯田海绵生态系统能够过滤掉污水中的较大垃圾和细小垃圾,降低了污水处理难度,本发明的梯田海绵生态系统还能够收集过滤后的污水,增加了污水的重复利用率,有利于节约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未经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辆识别的门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舟桥锚定用投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