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2389.8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高益;韩东;台沅坤;周敏;陈定国;隋东阳;李明;周其朋;孙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诸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H04H20/59;G08B13/196;G08C17/02;G08C1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262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监控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终端、信息移动获取装置、信号采集装置、数据接收终端和管理平台;
监控终端设置在电缆隧道的内壁上;监控终端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第一存储模块和RS485通信模块;信号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电缆隧道内的数据;监控终端通过RS485与信号采集装置进行通信,用于获取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存储到第一存储模块;
信息移动获取装置设置有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
当信息移动获取装置移动到与监控终端设定的距离内时,信息移动获取装置的第二通信模块与监控终端的第一通信模块建立通信,用于获取监控终端存储的数据;
数据接收终端设置在电缆隧道外部入口处位置,数据接收终端设置有第无线通信模块;
信息移动获取装置定时移动到电缆隧道入口处通过第三通信模块与数据接收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将获取的监控终端的数据传输到数据接收终端;数据接收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
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温度采集模块、电流采集模块、环境信息采集模块;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缆本体的温度;
电流采集模块,用于对电缆的护层电流进行实时监测;
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电缆所处隧道的环境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终端还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与信号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比较并输出信息到显示模块;
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信息移动获取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信息移动获取装置的信号来控制显示模块的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移动获取装置上设置有红外感应模块、语音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语音模块包括麦克、语音处理模块和扬声器;麦克和扬声器分别与语音处理模块连接;
红外感应模块,用于采集隧道内的红外线信息,并将监测到的红外线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当判断为人体红外信号时,输出语音信息提示监测到的人员输入口令,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口令进行处理判断口令正确时输出信息到监控终端,用于打开监控终端的显示模块,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显示模块进行监控数据的在线查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终端还连接有应急广播模块;监控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比较,当采集的信号大于设定的阈值时,同时控制模块接收到打开监控终端的显示模块的指令时,输出信息到应急广播模块进行应急预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境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环境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水位采集模块和烟感传感器;
环境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和烟感传感器设置在信息移动获取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移动获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置有滚轮;箱体顶部设置有可旋转的云台,云台顶部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连接有横杆,环境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均设置在横杆上;横杆上设置有安装件,安装件上安装有烟感传感器;扬声器和麦克均设置在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缆隧道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移动获取装置还包括滑块,立柱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横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带动横杆沿滑槽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诸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诸城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3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