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2627.5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黎海媚;黎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达盛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B29C45/67;B29C45/73;B29C45/00;B29C45/04;B29C45/17;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脱模 异形 塑料 翼子板 快速 注塑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具体为底座、阴模、驱动轨、阳模和驱动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架体,且架体下方的底座上固定有驱动轨,所述架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料桶,且架体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料桶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电机,且料桶的内部纵向安装有搅拌桨,该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通过安装有液压顶杆和高弹力橡胶膜,液压顶杆可将高弹力橡胶膜往上顶起,从而将成型的翼子板稍稍顶出凹模,高弹力橡胶膜贴覆于液压顶杆上方的凹模内表面,可使注塑时凹模内表面平滑,避免注塑塑料流入液压顶杆与凹模的间隙内,产品表面更平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翼子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翼子板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由于结构复杂其冲压工序通常有6个甚至更多的工序,冲压成型和修边工艺复杂,模具成本较高,相比而言,采用塑料件制造翼子板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塑料件具有模具少、重量轻、强度低(碰撞时对人伤害小)等显着的优点,当前,世界汽车新技术主要向轻量化、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采用塑料翼子板代替传统的金属翼子板,是一种发展趋势。
现有的塑料翼子板注塑装置通常采用顶出机构对翼子板进行脱模,顶出机构通常设置于阴模内部,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注塑塑料可能会流入液压顶杆与凹模的间隙内,影响翼子板的品质,且传统注塑装置注塑完成后需等待其内部塑料完全冷却脱模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注塑,冷却时间较长,生产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脱模的异形塑料翼子板快速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底座、阴模、驱动轨、阳模和驱动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架体,且架体下方的底座上固定有驱动轨,所述架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料桶,且架体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料桶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电机,且料桶的内部纵向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搅拌桨连接,所述料桶的一侧安装有输料泵,且输料泵的输出端通过软管与注塑口连接,所述料桶另一侧的架体上安装有第一真空泵,且第一真空泵的抽气端通过导管与料桶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均连接有压板,且压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阳模安装板,所述阳模安装板的底端固定有阳模,且阳模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注塑口,所述阳模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位杆,且阳模的底端设置有凸模,所述驱动轨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控制面板,且驱动轨内部的一侧及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的顶端均固定有阴模,且阴模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与凸模相配合的凹模,所述阴模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与定位杆相吻合的定位槽,且阴模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液压顶杆,所述液压顶杆上方的凹模底部均固定有高弹力橡胶膜。
可选的,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有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上方的压板顶端均固定有第二真空泵,且第二真空泵的吸气端均通过软管与真空吸盘的抽气端连接,所述真空吸盘的位置均与凸模内的平滑处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阴模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振动电机,且阴模内部接近凹模的位置处设置有阴模冷却水腔,阴模冷却水腔的形状与凹模相吻合,所述凸模的内部设置有阳模冷却水腔,且阳模冷却水腔的形状与凸模相吻合,所述凸模与凹模配合可形成一个翼子板形状的型芯腔。
可选的,所述驱动轨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丝杆,且丝杆均贯穿驱动座,所述驱动轨内部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丝杆构成传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驱动轨顶部两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夹持座,且夹持座的形状均与驱动座的两端相吻合,所述夹持座远离驱动座一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杆,且夹持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导柱槽,所述复位杆均贯穿驱动轨,且驱动轨外侧的复位杆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达盛机电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达盛机电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对瑕疵零件进行分拣的视觉检测设备
- 下一篇:加固式手持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