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001.6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恒;林全智;林全勇;林全中;林全耀;林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刚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静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涉及生物质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为了消除静电和除尘,所述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接地连接块和若干设置在机架上的除静电导向组;所述除静电导向组与接地连接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块接地,需要除静电的生物质纤维先后穿过若干设置在机架上的除静电导向组后被收集起来。通过除静电导向组与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连接,除静电导向组与接地连接块连接,而接地连接块接地,使得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静电被去除。另外除尘单元的设置有效消除了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之前吸附的灰尘,保证了后续加工的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纤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纤维基本可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三大类。以棉、毛、麻、丝为代表的生物质原生纤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品种;竹浆、麻浆纤维、蛋白纤维、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直接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生物质再生纤维迅速发展,能基本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及纺织工业发展的需求;PTT、PLA、PHA等生物质合成纤维已突破关键技术,部分产品产能世界领先。
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纤维由于在干燥的环境中运输时,生物质纤维与其他零部件发生摩擦,易产生静电,生物质纤维表面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降低了后续加工的产品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为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发明提供的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所述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接地连接块和若干设置在机架上的除静电导向组;所述除静电导向组与接地连接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接地连接块接地,需要除静电的生物质纤维先后穿过若干设置在机架上的除静电导向组后被收集起来。
可选的,所述除静电导向组包括三个以上的导向单元,其中最外侧的两个导向单元为固定导向单元,位于固定导向单元之间的活动导向单元;所述固定导向单元包括一端设置在机架上的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自由端上的导向轮;所述活动导向单元包括一端设置在机架上的伸缩杆和设置在伸缩杆自由端上的导向轮;同一个所述除静电导向组上的所有导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导向轮在同一个平面内。
可选的,所述伸缩杆为液压伸缩杆。
可选的,相邻所述除静电导向组的固定杆所在的垂直面相互平行,但是相邻所述除静电导向组的固定杆相互不平行。
可选的,所述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除静电装置还包括一个除尘单元,沿着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前进方向,所述除尘单元位于所有除静电导向组的后方。
可选的,所述除尘单元包括除尘箱、设置在除尘箱内的四个以上的导向辊、设置在除尘箱内的敲击滚筒和设置在除尘箱内的吸尘器;所述除尘箱上设有一个进入口和一个离开口,进入口和离开口分别设置在除尘箱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部,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通过进入口进入除尘箱内,通过离开口离开除尘箱;两个导向辊分别设置在除尘箱内进入口和离开口的下方,其他导向辊设置在除尘箱内位于进入口和离开口下方的两个导向辊的下方;所述除尘箱内设有两个伸出的小支架,所述敲击滚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小支架的自由端上,所述敲击滚筒的外表面设有若干敲击杆,两个所述小支架中的一个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敲击滚筒的一端动力连接。
可选的,所述敲击杆为弹性材料制作,所述敲击杆绕敲击滚筒的轴线转动的最大会装半径大于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到敲击滚筒的轴线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吸尘器的吸气口上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上连通有多个支管,所述导向管的一端与吸尘器的吸气口连通,所述导向管的另一端与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支管远离导向管的一端靠近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