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材料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058.6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颜绍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绍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01F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生产 用材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材料输送装置,两根滑杆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滑杆之间滑动连接,电液推杆置于输送架的内侧壁,电液推杆的一端与输送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管为硬质不锈钢管,转轴的下端与输送箱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转轴的上端穿过输送箱置于输送箱外部,四个链轮之间设有链条,转轴置于输送箱内部的部分上均设有螺旋板,螺旋板为不锈钢板,可以根据模具的位置来进行调节输送的位置,具有实用性,还可以避免混凝土会发生沉淀,保证在输送时,模具内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有利于管桩的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材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节长为10m,直径从3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80,混凝土管桩主要是有混凝土以及PC钢棒等材料组合而成的,在生产时,需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输送至模具中,然后带动模具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凝土可以在模具内成型为管桩,在输送时需要用到输送装置,现有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混凝土时,不能根据模具的位置来进行调节输送的位置,不具有实用性,而且,搅拌好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要远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输送箱内,混凝土会发生沉淀,会导致在输送时,模具内的混凝土分布不均匀,不利于管桩的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材料输送装置,可以根据模具的位置来进行调节输送的位置,具有实用性,还可以避免混凝土会发生沉淀,保证在输送时,模具内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有利于管桩的成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管桩生产用材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可调节输送单元和防沉淀单元;
输送架:上表面设有输送箱,输送架为“U”形不锈钢架;
可调节输送单元:包括连接板、输送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滑杆和电液推杆,滑杆为两根,且均置于输送架两侧板之间,两根滑杆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滑杆之间滑动连接,电液推杆置于输送架的内侧壁,电液推杆的一端与输送架之间固定连接,电液推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输送泵,输送泵的出料口连接第二输送管的一端,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设有输送喷头,第二输送管为硬质不锈钢管,输送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送管连通输送箱,第一输送管为柔性橡胶管;
防沉淀单元:包括电机、转轴、链条和链轮,电机置于输送架的上表面,转轴为三根,且等距离置于输送箱内,转轴的下端与输送箱的侧壁之间转动连接,转轴的上端穿过输送箱置于输送箱的外部,链轮为四个,且分别置于三根转轴的上端和电机的输出端,四个链轮之间设有链条,转轴置于输送箱内部的部分上均设有螺旋板,螺旋板为不锈钢板;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安装在输送架的侧壁,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输送泵、电液推杆和电机的输入端;
在使用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放置进输送箱内,然后打开输送泵,输送泵可以从输送箱内抽取混凝土至第二输送管,然后混凝土混经由输送喷头输送至模具内,当需要调节输送的位置时,打开电液推杆,电液推杆的伸出端会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连接板会带动输送泵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输送管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根据模具的位置来进行调节输送的位置,具有实用性,在进行输送时,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会带动链轮进行转动,链轮会通过链条带动另外三个链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可以带动螺旋板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将沉淀在底部的混凝土带动至上端,从而可以避免混凝土会发生沉淀,保证在输送时,模具内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有利于管桩的成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遥控信号接收器,安装在输送架的上表面,遥控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可以用来进行远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绍岸,未经颜绍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