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132.4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兴;颜如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勘测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地质勘测设备包括机架、设备本体、钻杆和驱动机构,设备本体设于机架上,钻杆竖直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钻杆竖直钻入地下,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螺纹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锚固杆用于插入地下,且锚固杆的下端设有锚固螺纹;机架与地面设有用于对机架振动进行减震的减震组件;机架上设有若干个缓冲装置,若干个缓冲装置围绕钻杆呈周向设置,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与钻杆之间具有间隔且设有缓冲介质。本申请能够减少设备本体与钻杆因振动而出现歪斜的情况,保持实际钻探过程中的稳定作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地质勘测,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的前期工作,准确的地质勘测才能给工程建设的设计者提供正确的信息,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建筑。
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地质勘测设备,通常是利用地质勘测设备竖直向下对勘测地区进行钻探与取样,再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以获得地质的相应信息。
地质勘测设备主要包括设备本体、钻杆和驱动机构,设备本体稳固设置于地面上,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钻杆竖直钻入地质层内。发明人认为驱动机构在驱动钻杆工作过程中容易带动设备本体与钻杆振动,这可能导致设备本体与钻杆出现歪斜,影响实际钻探过程的稳定作业。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保持实际钻探过程中的稳定作业,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勘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质勘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包括机架、设备本体、钻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设备本体设于机架上,所述钻杆竖直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钻杆竖直钻入地下,所述机架上螺纹连接有若干根锚固杆,所述锚固杆用于插入地下,且所述锚固杆的下端设有锚固螺纹;所述机架与地面设有用于对机架振动进行减震的减震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个缓冲装置,若干个所述缓冲装置围绕钻杆呈周向设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钻杆之间具有间隔且设有缓冲介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锚固杆伸入地下可提升机架与地面的连接稳定性,且在驱动机构工作过程中,安装于机架与地面之间的减震组件能够对机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有效减少设备本体被驱动机构带动而振动的情况,有效保持设备本体的稳定性;而利用缓冲板将缓冲介质圈定在钻杆周边,使得缓冲介质能够有效地将钻杆的径向振动缓冲吸收,从而降低钻杆的径向振动,从而减少设备本体与钻杆因振动而出现歪斜的情况,保持实际钻探过程中的稳定作业。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承力板、减震弹簧和抵压板,所述承力板连接于机架;所述减震弹簧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承力板;所述抵压板用于抵压于地面,且所述抵压板连接于减震弹簧的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压板对地面的抵压作用,在机架发生振动时,减震弹簧能够将振动吸收转化为自身的弹性形变,从而起到对机架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承力板连接于锚固杆,以使得所述承力板随锚固杆竖直运动,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锚固杆上,所述抵压板活动套设与锚固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锚固杆使锚固杆下降的同时,还能驱动减震组件下降,达到调节减震组件高度的效果,便于实现抵压板与地面之间的良好抵压效果。
优选的,所述缓冲介质为缓冲泥浆,地面挖设有供缓冲泥浆容置的泥浆容置孔;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均位于缓冲泥浆内,且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板之间存在间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缓冲泥浆作用缓冲介质,即可实现对钻杆径向振动进行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相邻两个缓冲板之间的间隔可以供缓冲泥浆通过,以使缓冲板与钻杆之间的缓冲泥浆能够及时得到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