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窄带内镜图像的早期食管鳞癌的癌灶检测及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3194.5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钟芸诗;颜波;蔡世伦;谭伟敏;王沛晟;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25;G06V10/764;G06V10/82;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窄带 图像 早期 食管 检测 诊断 系统 | ||
1.一种面向窄带内镜图像的早期食管鳞癌的癌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是基于目标检测神经网络的,包括:特征提取骨干网络和特征金字塔、区域候选网络、兴趣区域池化与癌灶分类网络,以及在窄带成像内镜图像上进行可视化的辅助诊断系统;其中:
(1)所述特征提取骨干网络,在ResNet-50模型基础上构建,包括50个卷积层,用于提取输入图像的特征图,即作为特征金字塔的特征提取器;具体地,分别在ResNet-50模型的layer1,2,3,4层的末尾抽取特征图,抽取出的特征图分别拥有256、512、1024、2048通道,特征图的大小分别为1/4、1/8、1/16、1/32的原图大小;特征图被送入特征金字塔网络;特征金字塔中,使用1×1的卷积将特征图全部统一到256通道,随后自顶向下逐层将上层的特征上采样至两倍大小,并与下层的特征相加进行3×3的卷积,得到多尺度的特征图:其大小分别为1/4、1/8、1/16、1/32的原图大小,通道数均为256通道;
(2)所述区域候选网络,用于提取可能的病灶区域;其中,使用锚生成器生成密集的矩形候选框;矩形的候选框共有5×3种不同的尺寸,即由五种不同的大小与三种不同的形状组合;特征金字塔中各层的特征经过一个3×3的卷积和一个1×1卷积,通过Softmax来判断上述候选框属于正样本或负样本;最后通过12通道1×1的卷积,进行三种形状的边界框回归,修正不精确的候选框;
(3)所述兴趣区域池化与癌灶分类网络,其中,兴趣区域池化是通过对兴趣区域池化将特征池化到可疑病灶区域;癌灶分类网络用于对癌灶进行分类;具体地,将感兴趣区域用与坐标轴平行的矩形边界框框出,并给出该区域的癌灶分类结果,即正常区域或病变区域;该网络首先从特征金字塔不同层级的特征图中提取感兴趣区域,将其对齐并最大池化至7×7,随后通过全连接层产生两条输出支路:第一条支路输出每个特征区域的位置偏移量,用于进一步修正检测框的位置;第二条支路通过Softmax函数计算特征的分类概率,得出区域的癌灶类别;其中全连接层将展平256×7×7形状的特征图,形成12544×1×1的特征,而全连接层的输出为1024通道,第一条支路的输出为20通道,即每个类别对应边界框四个坐标5×4,第二条支路的输出为5通道,即包含负样本在内的5个类别;
(4)所述在窄带成像内镜图像上进行可视化的辅助诊断系统,即最后在窄带成像内镜图像上进行可视化显示,使用不同的颜色对癌灶进行框选标记;具体地,输入为窄带成像内镜图像;使用前述网络对癌灶进行检测和诊断,使用不同颜色的检测框代表不同的癌灶类型,即用绿色、红色、紫色、黑色分别代表A、B1、B2、B3四类,同时标记出检测框的分类置信度;对所有检测框的置信度进行筛选,剔除掉置信度小于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窄带内镜图像的早期食管鳞癌的癌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络模型的训练流程如下:
训练前,用预训练的ResNet-50模型初始化网络参数,并将训练集中的图像进行缩放,使得其分辨率不超过800×1333,其对应的边界框也同时进行同比例缩放;
训练时,首先将图像按照均值=[0.485,0.456,0.406]和标准差=[0.229,0.224,0.225]对图像的R、G、B三通道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用带动量的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设初始学习率为0.005,动量为0.9,权重衰减为0.0005,并使用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策略,批大小设置为2来最小化损失函数;训练共进行50轮,每10轮将学习率衰减至原先的0.3倍;由于训练集中各类型血管的分布不均衡,B2、B3类型的血管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因此使用Focal loss作为癌灶分类网络的损失函数,其中neg、A、B1、B2、B3的权重分别为0.25、1、0.2、5、10,这是根据训练集中各血管的分布比例经过多次实验后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窄带内镜图像的早期食管鳞癌的癌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入窄带成像内镜的图像后,经过一次前向传播,即得到癌灶的检测与诊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1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
- 下一篇:含唑啉草酯除草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