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组件、天线玻璃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3539.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余吓群;赵维兵;潘成伟;郑建森;郑育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36;H01Q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组件 玻璃 车辆 | ||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天线,所述天线包括天线主体、馈电部和连接于所述天线主体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信号线路,所述天线主体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馈电部设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信号线路包括第一引线部和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引线部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引线部设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引线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引线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相间隔,所述第一引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天线主体且所述第一引线部远离所述天线主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的边缘,所述第二引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馈电部且所述第二引线部远离所述馈电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所述第一引线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线部的另一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路还包括第三引线部,所述第三引线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远离所述天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线部远离所述馈电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引线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设于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引线部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三承载部平滑连接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之间,所述第三引线部设于所述第三承载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载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面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端面的所在侧,所述第三引线部贴合所述倾斜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端面的边缘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围设形成缺口部,所述第三承载部与所述第三引线部收容于所述缺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线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引线部、第二子引线部及第三子引线部,所述第一子引线部远离所述第二子引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部,所述第三子引线部远离所述第二子引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所述第一子引线部与所述第二子引线部之间呈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三子引线部与所述第二子引线部之间呈弧形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为柔性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主体包括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引线部远离所述第二引线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相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及所述第三承载部的接地板,所述第二引线部及所述第三引线部与所述接地板绝缘设置,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所述接地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部朝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二引线部,所述馈电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承载部并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绝缘设置。
11.一种天线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玻璃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所述基板为第一玻璃,所述天线玻璃还包括第二玻璃、设于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中间层及反射件,所述天线夹设于所述第一玻璃与所述第二玻璃之间,所述反射件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且所述反射件至少部分朝向所述天线。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5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