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潜水离心泵轴向力测量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606.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方慧康;陆伟刚;曹卫东;张雪玲;陈长华;张留;郭倩;董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潜水 离心泵 轴向 测量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潜水离心泵轴向力测量结构,在立式潜水离心泵出线板座下方设置轴向力测定轴承座,轴向力测定轴承座通过螺栓和出线板座连接固定,上轴承安装在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的轴承腔中,上轴承外环的侧面与底面与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的测力件部分接触,测力件可以测出作用在其上压力的大小,这样在试验或者使用立式潜水离心泵过程中就可以实时测量向上轴向力的大小与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潜水离心泵轴向力测量结构。
背景技术
轴向力一直是离心泵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力,该力将拉动转子轴的移动,因此在设计制造离心泵的过程中都力求消除或者平衡轴向力;轴向力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1.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轴向力;2.轴台、轴端等结构因素引起的轴向力;3.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等等。随着离心泵的发展,目前我们制造过程中一般采用对称布置叶轮,设置平衡盘、平衡鼓,开平衡孔等方式进行消除平衡轴向力,同时采用一些质量较好的轴承去承受未被平衡的轴向力;在对上述轴向力进行平衡消除过程中我们都是通过经验公式进行估算,但是经验公式并不能非常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授权公告号CN104500413B的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轴向力测量的立式潜水离心泵,但其需要在泵主轴下方再设置一根延长母轴,潜水泵底座下方又增加一个底座,该底座内增加吊架,拉压力传感器,轴承座,轴承,轴向力通过主轴传递给延长轴,延长轴传递给轴承、轴承座,轴承座通过拉压传感器吊在吊架上,这样传递给轴承座的轴向力最终通过传感器测出轴向力。此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测出轴向力,但是其除了增加核心的测力传感器还要增加一系列零部件,使泵轴向尺寸增加,并且测力传感器的引线还需要单独接出,增加了大量的制造成本与现场使用安装难度。
授权公告号CN209687736U也提供了一种可以测量轴向力的潜水离心泵技术,该专利技术避免了授权公告号CN104500413B的专利技术制造复杂与增加现场安装使用难度的问题,但是此两种专利技术一定程度上都只能直观的测量立式潜水离心泵向下的轴向力大小。
目前很多立式潜水离心泵,在经过经验公式计算以及相应的平衡轴向力结构设计后还是会出现轴向力大小甚至方向不可控的情况,在本单位产品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多次实际轴向力与设计平衡完轴向力后,计算出的轴向力方向相反的情况,因此设计一种能够直观测量显示向上轴向力的立式潜水离心泵就非常具有立式潜水离心泵设计与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式潜水离心泵轴向力测量结构,该发明可以对水泵运行过程中向上的轴向力大小进行实时检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了实现向上轴向力的测量,一种立式潜水离心泵轴向力测量结构,在接线板座下方设置了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用以安装上轴承,并可以直接测量作用在其上的作用力,测出力的大小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引线接出立式潜水离心泵接入显示仪器中显示轴向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轴向力测定轴承座包含引线,结构件,测力件,6个安装孔,4个穿线孔,1个轴承腔这几个部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轴向力测定轴承座安装在接线板座下方,通过安装孔用螺栓将两者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上轴承安装在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的轴承腔中,上轴承外环的侧面与底面与测力件直接接触,这样泵在运转过程中,转子一旦产生向上的轴向力,该力会传递给上轴承,上轴承即可传递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的测力件,测力件可以测出该力的大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轴向力测定轴承座的引线,经过穿线孔穿出,连接到接线板上的接线端子上,从接线端子接入到电缆中接出立式潜水离心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儿童青少年近视预测系统、方法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