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3793.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刁开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书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通道 无序 多孔 复合 热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微通道热管包括外管(3)和固定铺设在外管内壁上的金属芯层(1),所述金属芯层(1)沿外管(3)的轴向方向均匀铺设,在所述金属芯层(1)内沿外管轴向设置有多个贯通整个金属芯层(1)的连续微通道(2),多个微通道(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通道(2)之间通过微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2)的孔径为50~1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2)的孔径为100~8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2)体积比占金属芯层(1)的3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2)体积比占金属芯层(1)的4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层(1)导热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层(1)采用铜、镍基合金或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为50~10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5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体积占金属芯层(1)的20~7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体积占金属芯层(1)的30~60%。
13.一种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浆料:按以下体积百分比称取个组分并混合均匀,20~70%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粉末,20~70%的填充粉末,2~15%的粘结剂,得到浆料;
S2涂刷浆料和填充丝:将步骤S1制得的浆料涂附在热塑高分子材料的填充丝上,顺外管(3)方向定向黏附在外管(3)内壁上,涂上浆料的填充丝一端与外管(3)端口齐平,另一端与外管(3)端口留有距离,制得热管坯件;
S3干燥成型:将步骤S2制得的热管坯件,至于大气中干燥固型,制成热管毛坯;
S4大气中预烧结:将步骤S3制得的热管毛坯在大气环境中进行预烧结,烧结后冷却至室温,制得带有定向微通道氧化金属芯坯件;
S5烧结还原:将步骤S3制得的带有定向微通道氧化金属芯坯件在真空或还原气氛中烧结还原,烧结还原后冷却到室温,制得的热管本体;
S6向步骤S5制得的热管本体内填充相变液体并密封,制得定向微通道热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粉末为铜、镍基合金或钢等金属的粉末或其氧化物粉末。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多孔复合热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粉末为气化温度在预烧结温度以下的固态有机物粉末或无机物粉末,所述步骤S2中,所述热塑高分子材料的填充丝为气化温度在预烧结温度以下的热塑高分子材料的填充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汉维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3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蔬菜养栽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定向微通道和无序孔复合热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