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胶带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4157.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涛;王才志;麻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萍升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29;C09J133/08;C09J11/04;C08L83/04;C08K13/04;C08K7/14;C08K3/36;C08K3/22;C08K7/26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知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0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胶带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胶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织物基材的制备;通过阻燃纱线,以平纹组织结构,编织成织物基材;步骤2,防水绝缘胶层复合;将防水绝缘胶熟化复合在织物基材表面;步骤3,阻燃胶粘剂层复合;在防水绝缘胶层表面涂覆阻燃胶粘剂;所述阻燃胶粘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水合氢氧化镁、红磷、分散剂、增粘剂和乙酸乙酯。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生产的阻燃胶带结构强度好,绝缘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可广泛应用与电子、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电工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泡棉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胶带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绝大部分场合里聚合物会引起或者传播火焰,因为它们都是有机化合物带有可燃性质,受到热的时候,便会分解成不稳定的易燃物体。而在电子领域里,对于制造日常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电子产品,防火的要求更为重要。内部结构繁杂的电子产品,一个电线的短路所产生的火花便能导致电子整体的销毁甚至燃烧。阻燃胶带的研发,就是为了达到法定的防火要求。阻燃胶带的主要作用就是有效减缓聚合物燃烧或者分解以避免产生火焰。现有的阻燃胶带阻燃性能不理想,结构强度低,胶黏剂易高温失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胶带生产工艺,通过层合工艺,将织物基材与防水绝缘胶层和阻燃胶粘剂层结合,形成具有良好阻燃效果的阻燃胶带,解决了现有的阻燃胶带阻燃性能不理想,结构强度低,胶黏剂易高温失效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燃胶带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织物基材的制备;通过阻燃纱线,以平纹组织结构,编织成织物基材;
步骤2,防水绝缘胶层复合;将防水绝缘胶熟化复合在织物基材表面;
步骤3,阻燃胶粘剂层复合;在防水绝缘胶层表面涂覆阻燃胶粘剂;所述阻燃胶粘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水合氢氧化镁、红磷、分散剂、增粘剂和乙酸乙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阻燃纱线采用包芯纱结构,以芳纶纤维为芯纱,以甲纶纤维为包缠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中,防水绝缘胶包括以质量份数计量的以下原料:硅橡胶100份,滑石粉20份,气相法白炭黑30份,羟基硅油6份,玻璃纤维15份,氢氧化铝12份,硅微粉8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将防水绝缘胶的原料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100-130℃,真空保温加热1-2h,然后热压在织物基材表面,热压温度为180-200℃,热压时间为5-8mi 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燃胶粘剂包括以质量份数计量的以下原料:聚丙烯酸酯类胶粘剂60份、水合氢氧化镁8份、红磷6份、分散剂4份、增粘剂3份和乙酸乙酯8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阻燃胶粘剂层表面贴附离型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生产的阻燃胶带结构强度好,绝缘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可广泛应用与电子、航天航空、机械制造、电工等领域,经检测,阻燃等级达FV-0级,自粘力达6N/cm以上,在160℃的高温下仍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粘合力,拉伸强度8MPa,拉断伸长率160%,在300℃的高温下5mi n后仍能保持5MPa的拉伸强度,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萍升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萍升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4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