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5234.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臧超;顾玉燕;丁有汉;狄亚骏;徐洪强;石玮;何威;聂明珠;刘伯青;任立科;陆勇;王晓艳;朱黄杰;张太旻;宋苗;曹骁;许霏然;王茉涵;李泽周;邹恬;陈臻康;李佳;孙小丹;肖晨;王瑞洁;陈天琪;马正正;于云飞;孙刚;杨震宇;吴雪中;庄宁;宋晓波;周德信;顾伟;李赫;刘德才;陈波;胡锦东;赵旭;张文武;凡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4B2/00;B44C5/00;B44C5/04;B05B1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王国华 |
地址: | 215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写字楼 空间 悬空 水景 设计 结构 | ||
1.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饰面机构(2)、水幕墙机构(3)和水槽(4),所述顶部饰面机构(2)包括饰面龙骨(21)、背筋(22)和饰面板(23),所述饰面龙骨(21)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基层(1)上,所述背筋(22)固定连接于所述饰面龙骨(21)上,所述饰面板(23)固定连接于所述背筋(22)上,所述水幕墙机构(3)固定连接于墙面基层(1)的侧壁上,且所述水幕墙机构(3)位于所述顶部饰面机构(2)的下方,所述水槽(4)的侧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基层(1)和底面基层(10)上,且所述水槽(4)位于所述水幕墙机构(3)的下方,所述顶部饰面机构(2)与所述墙面基层(1)之间设置有出水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饰面板(23)为L形板,所述饰面板(23)的一端形成折弯端并连接所述墙面基层(1)上、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墙面基层(1)之间设置有防水槽(6),且所述防水槽(6)位于所述出水口(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槽(6)为开口朝向所述出水口(5)的C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墙机构(3)包括轻钢龙骨(31)、第一导流板(32)和第二导流板(33),所述轻钢龙骨(31)固定连接于所述墙面基层(1)上,且所述轻钢龙骨(31)位于所述防水槽(6)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流板(32)沿垂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轻钢龙骨(3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流板(33)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2)底部上,所述出水口(5)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2)和所述饰面板(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2)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3)皆为L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32)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81),第一螺栓(71)穿入所述第一腰型孔(81)中将所述第一导流板(32)与所述轻钢龙骨(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3)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82),第二螺栓(72)穿入所述第二腰型孔(82)中将所述第一导流板(32)和所述第二导流板(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写字楼空间的悬空式水景池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3)为透明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2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