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5665.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健児;中岛正和;罗姆拉特·帕拉玛提库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25/04 | 分类号: | B62J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骑 车辆 脚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具备在沿着车宽方向立起的使用状态与以沿着车辆侧面的方式倾倒的收纳状态之间起伏自如地转动的踏脚板,踏脚板能够以设置于车身框架的轴为中心转动,踏脚板具备向沿着与轴交叉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以及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伸出部,在收纳状态下,第一伸出部以及第二伸出部以沿着车辆侧面的方式倾倒,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伸出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立起,第二伸出部指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收纳于在车身罩设置的凹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中,具备在沿着车宽方向立起的使用状态与以沿着车辆侧面的方式倾倒的收纳状态之间起伏自如地转动的踏脚板(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155278号公报)。踏脚板以设置于踏脚板的端部的轴为中心转动自如地设置。踏脚板在收纳状态下以轴位于踏脚板的后部的方式收纳。
发明内容
在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中,要求在收纳状态下提高踏脚板的外观性。如果为了提高外观性而增大收纳状态下的踏脚板的存在感,则在使用状态下踏脚板有时会向车宽方向外方过度突出。
本发明的方案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中,抑制在使用状态下踏脚板向车宽方向外方过度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具备在沿着车宽方向立起的使用状态与以沿着车辆侧面的方式倾倒的收纳状态之间起伏自如地转动的踏脚板,其中,所述踏脚板能够以设置于车身的轴为中心转动,所述踏脚板具备向沿着与所述轴交叉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伸出部、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伸出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以及所述第二伸出部以沿着所述车辆侧面的方式倾倒,在所述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立起,所述第二伸出部指向车宽方向内侧而被收纳于在车身罩设置的凹部。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二伸出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朝向所述第二方向侧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伸出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侧具有前端变细的形状。
4在上述1~3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为,在所述使用状态下在所述第二伸出部与所述凹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5在上述1~4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踏脚板还具备轴支承部,该轴支承部从所述第一伸出部与所述第二伸出部的连接位置朝向所述轴突出,并连结成能够以所述轴为支点绕所述轴转动。
6在上述5的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收纳状态下由所述第一伸出部以及所述第二伸出部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
7在上述1~6的任一方案中,也可以为,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第一伸出部指向车辆上方,所述第二伸出部指向车辆下方。
根据上述1的方案,在使用状态下,第一伸出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立起,第二伸出部指向车宽方向内侧而收纳于在车身罩设置的凹部,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使用状态下,能够使踏脚板中的第一伸出部作为同乘者的放脚部发挥功能并将第二伸出部收纳于车身罩的凹部。因此,能够抑制在使用状态下踏脚板向车宽方向外方过度突出。
根据上述2的方案,第二伸出部在收纳状态下具有朝向第二方向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收纳状态下,能够提高第二伸出部的外观性。
根据上述3的方案,第一伸出部在收纳状态下具有朝向第一方向侧而前端变细的形状,从而发挥以下的效果。
在收纳状态下能够提高第一伸出部的外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材料属性评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