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6788.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邓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配 系统 | ||
1.一种气液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挡片、溢流管和分配盘;溢流管为两端敞口的竖直圆管,其上端与呈倾斜状设置的挡片固定连接,其下端固定于分配盘的安装孔上;挡片与溢流管上端之间的空隙为气相通道;溢流管管壁上设有溢流孔作为液相通道,溢流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缩径管、内管和集液盘,缩径管上端与溢流管内壁固定连接,缩径管下端与内管上端固定连接,内管外壁与溢流管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混合空间,内管管壁上设有喷气孔;集液盘为凹形平底圆盘,以凸起的凹边与溢流管管壁固定连接,集液盘盘底均布分配孔,供气液两相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为圆形平板,其下侧设置一圈或半圈竖直向下的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沿溢流管管壁从上至下其尺寸逐步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下端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管壁从上至下喷气孔尺寸逐步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管壁上在距离内管管底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管壁不开孔,即保持封闭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盘设置两层或多层,相邻两层集液盘的分配孔呈交错排列,即下层集液盘的分配孔对应于上层集液盘未开孔部分的中心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混合空间内设有螺旋导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混合空间内设有螺旋导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上的溢流孔沿溢流管管壁顺着螺旋导叶的螺旋方向呈螺旋状分布,溢流孔位于旋转导叶与溢流管内壁接触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孔沿溢流管管壁从上至下其尺寸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溢流管管壁上部的溢流孔倾斜向下朝向旋转导叶,位于溢流管管壁下部的溢流孔倾斜向上朝向螺旋导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上的喷气孔沿内管管壁顺着螺旋导叶的螺旋方向呈螺旋状分布,喷气孔倾斜向下朝向螺旋导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管壁从上至下喷气孔尺寸逐渐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管壁上在距离内管管底一定高度范围内的管壁不开孔,即保持封闭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盘下方固定有与溢流管同轴设置的分散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板为椭球板或球状板,椭球板或球状板上呈圆周形排布有喷射孔,喷射孔为等径孔、缩径孔或扩径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球板或球状板上设置一圈或两圈或多圈环向导向板,环向导向板将分散板分割成包含不同数量喷射孔的环形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板为锥形板,通过支撑板固定于分配盘下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板中心设有中心喷射孔,锥面上设有锥面喷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7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配设备
- 下一篇:超短脉冲拉曼光纤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