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6904.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一嘉;张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B23H7/02;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朱双海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切割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包括竖向板,竖向板上侧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竖向板下侧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端转动连接顶盘,顶盘下端固定连接顶部导向轮,顶盘右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左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导向轮,第二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底盘,底盘左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上端固定连接移动导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主折钼丝与副折钼丝同时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提高加工效率,也能调整主折钼丝与副折钼丝之间的相对位置,提升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属于线切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切割又称电火花线切割,它是在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切割运丝机构大部分采用单线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工件加工轮廓端面非常粗糙,常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影响加工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线对工件进行加工,工件加工轮廓端面非常粗糙,常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相线切割运丝机构,包括竖向板,所述竖向板上侧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竖向板下侧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下端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顶盘,所述顶盘下端中部位置固定连接顶部导向轮,所述顶盘右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左端固定连接第二移动板且第二移动板滑动连接在顶盘左侧下端,所述第二移动板左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导向轮,所述顶部导向轮贯穿第二移动板并与顶盘连接且顶部导向轮与第二移动板活动安装,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中间位置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底盘,所述第二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导向轮,所述底盘左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右端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滑动连接在底盘上端,所述第一移动板上端固定连接移动导向轮且移动导向轮处在第一移动导向轮正下方,所述顶部导向轮上缠绕主折钼丝以及副折钼丝,所述主折钼丝下侧右端贯穿底盘以及第二安装板并缠绕到第一下导向轮上,所述副折钼丝上侧左端贴合第一移动导向轮,所述副折钼丝下侧左端缠绕到移动导向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前侧上端转动连接卷丝筒,所述底盘右侧上端固定连接卷丝电机,所述卷丝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主锥形齿,所述卷丝筒的主轴右端固定连接副锥形齿且副锥形齿与主锥形齿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前侧上端转动安装丝杆且丝杆处在卷丝筒后侧,所述丝杆环形外端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螺母座,所述螺母座上端固定连接卷丝导向轮,所述副折钼丝缠绕到卷丝导向轮,且副折钼丝尾部均匀缠绕在卷丝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卷丝筒的主轴左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丝杆左端转动连接安装座,所述丝杆左部环形外端固定连接环形齿轮且环形齿轮处在安装座后侧右端,所述安装座前侧右端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右端固定连接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顶盘上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外齿环且第二外齿环处在第一安装板下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右侧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安装板并固定连接第一传动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外齿环啮合,所述第二外齿环远离第一传动齿轮一端啮合第一阻尼齿轮且第一阻尼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下端,所述底盘下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第一外齿环,所述第二安装板左侧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安装板并固定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外齿环啮合,所述第一外齿环远离第二传动齿轮一端啮合第二阻尼齿轮且第二阻尼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