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7626.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岳华辉;李超玉;薛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朱鸿雁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摄像头 模组 搭载 补偿 方法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所述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包括:获取理论最佳物距和设定补偿量;获取摄像头模组在多个不同物距下输出的测试图像;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每个物距下输出测试图像的解像度;根据所述解像度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最佳像距,其中,所述最佳像距为在多个不同物距下最佳解像度对应的像距;根据所述最佳像距、所述理论最佳物距和所述设定补偿量获得搭载胶缩补偿量,以对所述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进行补偿。该方法可以减少物料消耗,提高制程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以及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镜头与传感器搭载过程中,由于胶水受热收缩、制程产生应力等原因会使得传感器搭载的位置偏离最佳成像面,所以针对胶缩以及制程带来的离焦变化量需要提前进行补偿,称之为Z轴补偿。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取的方法为在最佳成像面位置处设定为标定0um点,再往Z轴垂直向下的方向依次补偿1um-10um等等,其中,每个补偿值都需要进行单独设定,并且投入一定数量的产品,一般为10pcs或以上,从而使得总投入数量至少需要100pcs产品物料,造成耗费时间长、浪费物料多的问题,而且调整Z轴的补偿值通常是以um为单位,对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物料消耗,提高制程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包括:获取理论最佳物距和设定补偿量;获取摄像头模组在多个不同物距下输出的测试图像;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每个物距下输出测试图像的解像度;根据所述解像度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最佳像距,其中,所述最佳像距为在多个不同物距下最佳解像度对应的像距;根据所述最佳像距、所述理论最佳物距和所述设定补偿量获得搭载胶缩补偿量,以对所述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进行补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补偿量的方法,通过获取摄像头模组在不同物距下输出的测试图像,以获得在每个物距下输出测试图像的解像度,从而以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根据解像度获得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获得摄像头模组的最佳像距,并以最佳像距、理论最佳物距和设定补偿量对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进行补偿,从而可以降低因胶缩或应力等因素造成的离焦变化量,以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调节以单位量级为微米的像距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改变摄像头模组的物距来计算搭载胶缩补偿量,而调节物距的单位量级为厘米,从而使得调节方式更加精准,也更加方便,提高制程精确度和计算效率,以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采用调节物距的方式对摄像头模组搭载胶缩进行补偿,无需再设定标定点进行依次补偿,也就不会因对每个补偿值单独设定而投入很多物料,从而可以减少确定搭载胶缩补偿量时的物料消耗,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解像度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包括:根据像距与物距的高斯关系,将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多个不同物距分别以像距表达;将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每个物距下的解像度转换为对应像距表达的解像度,以获得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像距与解像度的对应关系,为获取摄像头模组的最佳像距提供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晶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7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使用的多芯线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炮孔孔径检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