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G加注用控温装置及LNG的加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8241.5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锋;拜继运;王燕;孙林;王希贤;祁永桐;史建伟;王贺;段小伟;吕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1/20;F17D3/01;F17D5/00;F16L59/14;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苗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加注 用控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加注用控温装置及LNG的加注方法,控温装置包括用于导入液化天然气的液相主管路、空温式加热器、隔热件以及出液管;空温式加热器用于供液化天然气在其内流动以与外界空气换热;空温式加热器的入口与液相主管路连接;隔热件覆盖空温式加热器外周的部分区域;隔热件至少部分能够相对空温式加热器移动,用于改变空温式加热器的换热面积,以在温控装置中调节天然气的温度,使得天然气的温度符合LNG车辆的预设加注温度。天然气温度的调节在加注站的储罐外进行,加注过程不会对加注站的储罐造成影响,减少了BOG气体的生成和排放,减小了加注站的经济损失,保护了大气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加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NG加注用控温装置及LNG的加注方法。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已成为继汽油、柴油以外的第三大车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热值高、对环境污染轻微。随着提高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LNG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LNG已广泛用作工业燃料、民用燃料、轮船与汽车燃料,以及发电用燃料。
天然气经过预处理、液化以后体积缩小为原有体积六百分之一,极大的方便了运输。在运输到目的地之后存储于加注站的储罐内,然后通过低温潜液泵增压加注到LNG汽车罐车。目前通用加注流程包括卸车、调压、调温、加注等流程。但国内外LNG汽车对加注到LNG汽车的LNG要求不尽相同;有的需要低温过冷的深冷液体,有的需要温度略高的饱和液体。
国内目前通用加注装置加注的液体依赖于储罐内LNG的状态,不具备温控能力。当储罐内温度较低时,需要把储罐内全部液体温度升高至接近罐车的理论加注温度后才能达到加注要求。如此一来,当加注量小的时候,储罐内部温度较高且温度升高较快,造成储罐压力升高很快,会使LNG气化产生闪蒸气,这些闪蒸气就是BOG气体。造成BOG气体的排放,浪费了宝贵的资源,给加注站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NG加注用控温装置,能够在储罐外调节天然气的温度,使得加注到LNG车辆中的天然气符合罐车的加注温度,加注过程不会对储罐内的LNG造成影响,减少了BOG气体的生成和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NG加注用控温装置,包括液相主管路、空温式加热器、隔热件以及出液管;液相主管路用于导入液化天然气;空温式加热器用于供液化天然气在其内流动以与外界空气换热;所述空温式加热器的入口与所述液相主管路连接;隔热件覆盖所述空温式加热器外周的部分区域;所述隔热件至少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空温式加热器移动,用于改变所述空温式加热器的换热面积;出液管一端连接所述空温式加热器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外围加液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温装置还包括旁路管、设置于所述旁路管上的调节阀,以及设置于所述出液管上的温度检测仪;所述旁路管与所述空温式加热器并联,所述旁路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相主管路的出口和所述出液管的入口;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旁路管的通断和开度;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温度检测仪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温式加热器具有换热管,而形成有所述流动通道;所述隔热件套设于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并能够沿所述换热管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换热管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的外周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的内周设置有保温层,该保温层贴合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温式加热器的外表面或所述隔热件上设置有刻度线,该刻度线沿隔热件的移动方向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由保冷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瑞科(廊坊)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2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字线驱动电路缺陷测试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