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脉画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8469.4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讯;张彦斌;付玲;杨如艺;汪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4D2/00 | 分类号: | B44D2/00;B44C5/04;B27K9/00;B27K5/04;B27K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海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脉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叶脉画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树叶腐蚀、洗刷、漂白、裁剪、染色、用铅笔在背景上粗略勾画出所要创作的轮廓图,然后用粘贴剂将裁剪好的染色叶脉粘贴于适宜位置,最终创作出所构思的叶脉画,最后装裱,且在将树叶腐蚀或漂白时,采取将树叶安置于容器中的安置机构中,在弹性块及弹簧的弹力带动下,带动树叶在网兜状主体内翻滚,从而使得树叶腐蚀或漂白比较均匀,本发明叶脉画的制作工艺改变了传统用笔墨在叶脉上作画的形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制作叶脉画的方法,采用了以叶脉为笔墨在背景图上做画的新方法,并且,目前该新型叶脉画的对象还是以仿制已有的生活实物图片为主,所以不需要很高的美术功底,适用人群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脉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叶脉画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叶脉画的创作可以追索到古印度的僧人用菩提叶书写佛经,而近代的书画篆刻家吴昌硕也曾用菩提叶写字留给其学生的记载,到 20世纪 80年代后“叶脉画”更是得到了发展,将其制成书签,在 1992年福建福安七中的尤雀华老师在《生物学通报》第 2期上就有叶脉书签的简便方法介绍,此后相关报道很多。
但我们发现,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叶脉画”更多的是停留在单张树叶的叶脉上作画,通过传统绘画、描金、勾线等技法等制成,其工艺复杂,对创作者的个人要求很高,具有很强的绘画功底的人才有可能在单张叶脉上创作,所以其推广难度很大,其本质不是用叶脉构画,很大部分决定作品的是创作者的绘画水平。另一方面单张叶脉绘画,作品不够大器,摆放的位置不够醒目。而我们希望创作的叶脉画,是将大量叶脉进行重新整合构图,创作出的一种新的叶脉画,对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要求更低一点,便于大范围的推广,而且作品更显得大器后,可以张贴在更加醒目的地方;
目前的市面上对于叶脉画这一块已经很久没有较大的创新改革,因此,我们希望借助这次对叶脉画的创新来对叶脉画市场进行一次较大的冲击,加速其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脉画的制作工艺,简单较易操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步骤一、腐蚀
挑选树叶,将挑选好的树叶放置于装有腐蚀溶液的容器中,装有腐蚀溶液的容器中设置有安置机构,挑选好的树叶位于安置机构内腔中,然后将容器置于电炉上,一直加热煮沸到叶片变软、溶液变为深色,得到腐蚀后的叶脉;
步骤二、洗刷
将腐蚀后的叶脉取出放置于磁盘中,在水流较小的冲洗状态下用牙刷去除叶肉细胞,得到洗刷后的叶脉;
步骤三、漂白
将洗刷后的叶脉放置于装有漂白溶液的容器中去除杂色,装有漂白溶液的容器中设置有安置机构,洗刷后的叶脉位于安置机构内腔中,漂白时间为40s-70s,将漂白后的叶脉迅速用自来水冲洗掉多余的漂白剂,然后取出将其晾干,得到漂白晾干后的叶脉;
步骤一及步骤三中的安置机构包括网兜状主体,所述网兜状主体用于容纳树叶,所述网兜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环形安置部,所述环形安置部用于悬挂于容器上,所述环形安置部位于容器顶部的一端底部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容器顶部边缘可拆卸连接;
步骤四、裁剪
根据需要将漂白晾干后的叶脉裁剪为各种形状,裁剪的时候要根据叶脉的经络,进行符合叶脉纹理的裁剪,得到裁剪后的叶脉;
步骤五、染色
将裁剪后的叶脉根据需求用不同色彩的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将其放置于倾斜的光滑面上进行晾干,得到裁剪好的染色叶脉;
步骤六、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