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主动防御装置及高空作业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8542.8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远;王晓飞;程婷;靳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作业平台 主动 防御 装置 | ||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主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组件(1),固定设置于所述高空作业平台;
第一支架组件(2),固定设置于所述高空作业平台,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1)具有设定距离;
探测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1)和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之间,用于探测位于所述高空作业平台内操作人员的身体姿态;
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探测机构的工作状态;以及
ECU,通信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启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
钢丝绳(3),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1),第二端通过磁铁可脱离地吸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接近开关(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用于检测所述钢丝绳(3)的第二端是否处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的预设连接位置;
其中,所述ECU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钢丝绳(3)的第二端不处于所述预设连接位置时,控制所述高空作业平台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超声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用于测量自身与所述钢丝绳(3)的第二端的间距;
其中,所述ECU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钢丝绳(3)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断开时,控制所述高空作业平台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防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3)对所述操作人员的探测方式为柔性接触,所述钢丝绳(3)在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的吸合能力被设置为:使所述钢丝绳(3)的第二端脱离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的重量不超过23kg。
6.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主动防御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面(5);
第一栏杆(61)、第二栏杆(62)、第三栏杆(63)和第四栏杆(64),首尾相连地固定设置于所述平台面(5),以围合成所述操作人员的活动区域;以及
设备操作台(7),设置于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的所述第一栏杆(61)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1)包括第一弯管(11),所述第一支架组件(2)包括第二弯管(21),所述第一弯管(11)和所述第二弯管(21)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栏杆(61),并分处所述设备操作台(7)的两端,所述第一弯管(11)和所述第二弯管(21)被构造为:从连接于所述第一栏杆(6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栏杆(61)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再向远离所述平台面(5)的方向延伸,再向朝向所述第一栏杆(61)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直至连接于所述设备操作台(7)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在所述第一弯管(11)和所述第二弯管(21)的设置位置被配置为:远离所述第一栏杆(61)和所述平台面(5),并使所述探测机构与所述第一栏杆(61)顶端的间距不小于3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机构包括钢丝绳(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接近开关(4),所述高空作业平台还包括:
安装板(8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弯管(11)和所述第二弯管(21)的第一端;
卡扣(82),与所述安装板(81)螺栓连接,用以将所述安装板(81)卡装于所述第一栏杆(61)的顶端;
第一固定座(83),用于将所述钢丝绳(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弯管(11);
第一防护板(8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83)远离所述第二弯管(21)的一侧;
磁铁头(31),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钢丝绳(3)的第二端;
第二固定座(85),用于将所述接近开关(4)设置于所述第二弯管(21);以及
第二防护板(86),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二弯管(21),并位于所述接近开关(4)靠近所述第一弯管(11)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5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