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543.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鲜云峰;陈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万家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16;D04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氨纶 强力 化纤 双面 布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面布料一面全为氨纶,另一面全为锦纶或涤纶,按照质量百分数,原料组成为:PA6 40D/34F SD DTY 17‑21%;PU 140D 63‑67%;PU 70D 14‑18%。采用双针床机进行织布,机台进线的路数为72,6路进线一循环,其中一路、四路半含用PU 70D进行编织,二路、五路下单边穿PA6 40D/34F SD DTY加衬垫氨纶PU 140D进行编织,三路、六路上单边穿PU 140D进行编织。制备工艺简单,充分发挥氨纶与锦纶/涤纶的优势,拉伸效果好、贴肤性能佳,色牢度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针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针织面料正朝着外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舒适且环保的针织外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编织针织面料时,正反面通过使用不同机号的设备、采用不同品种的纱线编织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形成正反两面风格迥异的双面布。市面上常见的纬编贴合双面布,一般是双针床双面针织大圆机织造,布的两面是锦纶或绦纶,中间结构用锦纶或绦纶或氨纶连接两面,或是两种不同成份材质的布粘贴合在一起形成的布,此类布氨纶含量较低,成品布表现拉伸较松弛,模量小,回复力不够,拉伸后布面回复性较差,布面易绉,而且锦纶或绦纶成衣后接触皮肤易滑动。
中国专利申请201710168664.2公开了一种全氨纶贴合双面布,采用双针床机进行织布,其中机台进线的路数为72,其中72路中每6路进线为一个循环,在这过程中一路与四路半含使用PU 20D进行编织,二路、三路、五路以及六路上下单边穿PU 70D进行编织,双针床机上卷布布封控制在96CM,双针床机上经密40线/CM,双针床机的机速控制15转/分钟,全氨纶贴合双面布拉伸回复力较高.回复性能好,布面平整不起绉,布不卷口卷边,贴肤性能较好,布面与皮肤接触不易产生滑动。该申请利用了氨纶的优点,例如伸阔性大、保型性好,而且不起皱;手感柔软平滑、弹性最好、穿着舒适、体贴合身;耐酸碱、耐磨、耐老化;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而且不宜褪色等。但是氨纶也存在缺点,包括吸湿差;不耐氧化物,易使纤维变黄与强力降低;耐热性差,因此氨纶通常不易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面料进行混纺。
中国专利申请201710226903.5公开了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涤纶纤维由于其染色深染难度大等问题,利用能够在共聚酯阶段添加的可染色第三单体,提高原料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本发明一种双面布以氨纶和可深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包芯、加弹、织布、染色、烘干、拉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制备得到双面布。由于可染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深染性能,因此染色性能优异,同时生产工艺简单,并具有优异的深染、阻燃和机械性能,在装饰用,家纺用纺织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该发明需要先进行包芯工艺,以氨纶为芯,通过包芯工艺制备得到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程序相对复杂。
目前缺少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的充分发挥氨纶优势的双面布,单独使用涤纶、锦纶拉伸较松弛,模量小,回复力不够,拉伸后布面回复性较差,单独使用氨纶吸湿差;不耐氧化;而氨纶和涤纶、锦纶混合制备双面布时工艺复杂,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充分发挥氨纶与锦纶/涤纶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充分发挥氨纶与锦纶/涤纶的优势,拉伸回复效果好、贴肤性能佳,色牢度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氨纶强力止滑化纤双面布料,一面全为氨纶,另一面全为锦纶或涤纶,按照质量百分数,原料组成为:
PA6 40D/34F SD DTY 17-21%
PU 140D 63-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万家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万家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馅料搅拌挤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承径向游隙自动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