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888.8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左勇;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26 | 分类号: | G01R29/26;G01R1/18;G01R11/04;G01R1/04;G01R1/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能表 测试 屏蔽 固定 探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用于连接一个探头与一个电表载波端子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金属屏蔽柱,其为空心结构,且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探头插接在所述插接孔中,所述探头的负极与所述金属屏蔽柱接触而电性连接,所述探头的正极伸入至所述金属屏蔽柱的另一端端面所在的平面上;
金属屏蔽底盘,其固定在金属屏蔽柱的另一端上;
负极插针,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的端面上且与所述金属屏蔽底盘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负极端子插孔相适配;
正极插针一,其包括金属插针一和绝缘包裹层一;所述绝缘包裹层一包裹在所述金属插针一外;所述金属插针一的一端通过所述绝缘包裹层一固定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上的端面上,所述金属插针一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其中一个正极端子插孔相适配;以及
正极插针二,其包括金属插针二和绝缘包裹层二;所述绝缘包裹层二包裹在所述金属插针二外;所述金属插针二的一端通过所述绝缘包裹层二固定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上的端面上,所述金属插针二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其中另一个正极端子插孔相适配;
电压检测模块一,其安装在所述金属屏蔽柱中,并用于检测插接在所述插接孔中的所述探头的正负极之间的实时电压一;
电压检测模块二,其安装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中,并用于检测所述正极插针一或所述正极插针二同所述负极插针之间的实时电压二;
电子开关,其设置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与所述金属屏蔽柱之间,并用于闭合或断开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与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电性连接;
控制器,其用于判断所述实时电压一与所述实时电压二在同一时刻的电压差是否小于一个预设压差;在所述电压差小于所述预设压差时,所述控制器驱使所述电子开关闭合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与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电性连接,所述探头的正极与所述金属插针一与所述金属插针二接触而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载波直流输出正极电性连接,所述探头的负极依次通过所述金属屏蔽柱、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以及所述负极插针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载波直流输出负极电性连接;在所述电压差不小于所述预设压差时,所述控制器驱使所述电子开关断开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与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插针、所述正极插针一以及所述正极插针二呈直角三角形排列,且所述正极插针一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插针、所述正极插针二距离所述正极插针一的间距均为2.45mm,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直径为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插针一与所述金属屏蔽底盘同轴设置,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与所述金属屏蔽柱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底盘的直径与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直径相同,所述金属屏蔽底盘上开设延伸至所述金属屏蔽柱的端面的两个通孔;所述绝缘包裹层一和所述绝缘包裹层二分别固定在两个通孔中,所述金属插针一与所述金属插针二分别贯穿两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固定探头装置还包括:
金属接地针,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金属屏蔽底盘的端面上,另一端能与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的接地端子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固定探头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功率电阻,其两端电性连接在所述负极插针和所述正极插针一/所述正极插针二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能表纹波测试屏蔽固定探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固定探头装置还包括:
限位结构,其为绝缘结构,且与所述金属屏蔽柱固定连接,并能够限位在所述电表载波端子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瑞中天电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8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