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942.9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江;孙振华;李少鹏;李会泉;刘明坤;李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瓷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3/04;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陶粒 组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页岩60‑100份,粉煤灰0‑40份,铁矾渣2‑20份;以页岩、粉煤灰、铁矾渣的总重量为基准,还添加有0.2‑2%的碳化硅。各组分搭配,实现页岩、铁矾渣等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固废排放,并可获得堆积密度400kg/m3以下,同时具有较低吸水率的超轻陶粒,其原料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实现了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还公开了以该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陶粒及该陶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以该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陶粒,及该陶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粒是一种可以通过烧结而形成的一种陶制的颗粒,外观大多数呈现球状和椭球状,表面是一层坚硬的陶质或釉质,具有隔水保气作用,并且还有一定的强度,在水处理、建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超轻陶粒一般指堆积密度300~500kg/m3的陶粒。这种陶粒一般用于保温隔热混凝土及其制品。以超轻陶粒为轻骨料代替砂石加入混凝土中,制得轻质混凝土,其具有无毒、无味、抗压耐磨、耐腐蚀,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强度,适用于各类水质的净化处理;还用于花卉盆景无土栽培,具有材质轻、抗压、保温、防冻、防震、无辐射等优点。
现有陶粒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粘土等原材料作为骨料,资源消耗量较大;所得陶粒的堆积密度通常在400kg/m3以上,很难获得更低堆积密度的超轻陶粒,也很难兼顾低堆积密度和低吸水率。
铁矾渣是锂电池行业常见的一种固体废弃物。由于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锂电行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废旧的锂电池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由此就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湿法即化学浸出法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有价金属的Li、Co等元素的回收过程中,有大量的三价铁离子,为使回收金属过程中减少铁离子的干扰,常使用黄铁矾法对三价铁离子进行沉淀去除,该方法与传统产生氢氧化铁沉淀的方式相比,有渣粒粗、便于过滤等显著的优势。但铁矾渣对环境的污染有潜在性和长期性,一旦造成严重后果,会给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常见的处置方法有填埋法等,综合利用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可实现页岩、铁矾渣等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固废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堆积密度400kg/m3以下,同时具有较低吸水率的超轻陶粒。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以页岩、铁矾渣等为主要原料,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用于制备超轻陶粒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页岩60-100份,粉煤灰0-40份,铁矾渣2-20份;以页岩、粉煤灰、铁矾渣的总重量为基准,还添加有0.2-2%的碳化硅。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碳化硅选用含铝碳化硅废料,所述含铝碳化硅废料中的碳化硅含量为页岩、粉煤灰、铁矾渣总重量的0.2-2%。所述含铝碳化硅废料,示例为陶瓷研磨过程产生的碳化硅废料。
在部分实施例中,各组分的粒度不粗于100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以上述的组合物为原料制备的陶粒。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上述的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组分制成粉料,混合均匀,在混合后的粉料中加入适量水进行造球,制成球坯;
对所得球坯进行干燥,再进行预热,再进行高温烧制,冷却后得到陶粒。
在部分实施例中,将各组分制成粉料的方法为:将各组分破碎后,进行烘干,球磨,过筛。筛分后粉料的粒度示例为不粗于100目。
在部分实施例中,对粉料进行混合的方法为球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瓷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长沙中瓷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