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9640.3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良;胡玉珠;徐建华;于贞波;戴晓春;王煦;何庭国;罗星文;陈洪春;谢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更换 桥梁 支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其包括:永久摇轴,永久摇轴一端用于与上部梁体可拆卸铰接,永久摇轴另一端用于与墩台可拆卸铰接;辅助摇轴,辅助摇轴一端用于与上部梁体铰接,辅助摇轴另一端用于与墩台铰接,辅助摇轴的长度可伸长或缩短,从而实现永久摇轴的加载或卸载。在需要更换永久摇轴时,该装置能缩短辅助摇轴的长度使辅助摇轴拉紧,从而通过辅助摇轴承担永久摇轴的载荷,实现永久摇轴的卸载,便于进行永久摇轴的更换;永久摇轴更换完成后,通过伸长辅助摇轴长度实现辅助摇轴卸载,永久摇轴加载,装置达到正常受力状态。辅助摇轴还能作为替代承拉部件,在永久摇轴意外失效时保证整个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承结构抗拉装置,特别是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支承结构出现拉力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是对桥梁结构进行压重,消除支点处的拉力,将拉力转化为压力后即可使用常用的受压支座。当支点负反力较大时,需要在支点附近较大范围内设置压重区。压重区本身构造复杂,对主体结构干扰大,且压重会加大桥梁构件内力,经济性差。以大跨度钢主梁斜拉桥为例,一般边跨均需要设置压重区,直接增加工程造价8%左右,而且受压重材料阻挡影响,压重区杆件后期运营维护很难实施。在高烈度地震区,压重会引起墩台地震作用效应增大,增加基础规模。
另一种是采用抗拉支座。抗拉支座可分为抗拉铰式支座和连杆式抗拉支座两大类。抗拉铰式支座又分为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连杆式抗拉支座一般设计为活动支座。抗拉铰式支座构造相对复杂,不易更换,一般适用于支承间隙不大的情况,且当负反力较大时,抗拉铰式支座设计困难、经济性差。连杆式抗拉支座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经济性好,长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适用范围较广。
连杆式抗拉支座又称为拉力摆支座,目前的拉力摆支座一般采用圆形钢拉杆、板式钢拉杆,拉杆两端分别与梁部及下部墩台通过销铰连接。拉力摆支座进行更换时,需要对梁端压重,卸载拉力摆中的拉力,之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比较复杂。更换拉力摆时,一般会采取封闭交通等措施,以减少压重量、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拉力摆支座存在的在更换时需要对梁端压重、操作复杂且影响交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包括:永久摇轴,所述永久摇轴一端用于与上部梁体可拆卸铰接,所述永久摇轴另一端用于与墩台可拆卸铰接;辅助摇轴,所述辅助摇轴一端用于与所述上部梁体铰接,所述辅助摇轴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墩台铰接,所述辅助摇轴可调整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摇轴,在需要更换永久摇轴时,可以通过缩短辅助摇轴的长度,使辅助摇轴拉紧,让辅助摇轴承担永久摇轴的载荷,从而实现永久摇轴卸载,便于进行永久摇轴的更换。在更换永久摇轴后,将辅助摇轴的伸长,使辅助摇轴上的载荷转移到新的永久摇轴上。通过这种结构,无需额外施加压重即可实现永久摇轴的更换,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且不影响交通运营。同时,辅助摇轴还可以作为替代承拉部件,在永久摇轴意外失效时保证整个可简便更换的桥梁支点抗拉装置正常运行,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辅助摇轴的数量为不小于二的偶数个,偶数个所述辅助摇轴对称设置于所述永久摇轴的两侧。通过这种结构,两侧的辅助摇轴能够相对均匀地承受载荷。术语“对称设置”是指:永久摇轴两侧的辅助摇轴与永久摇轴的距离相等或基本相等、永久摇轴两侧的辅助摇轴的长度相等或基本相等,使得在辅助摇轴逐渐缩短、逐渐承受拉力的过程中,永久摇轴两侧的辅助摇轴的受力能够相等或基本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9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