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汉字拼音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0189.7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飞;杨嵩;王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26 | 分类号: | G06F40/126;G06F40/263;G06N3/04;G06N3/08;G10L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阎敏;杨瑾瑾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汉字 拼音 转换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出汉字拼音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将汉字序列划分为多个汉字,确定各个所述汉字的编码向量;分别将各个汉字的编码向量输入汉字转拼音模型的各级网络,所述汉字转拼音模型的各级网络的输出结果被配置为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一输入内容;分别将各个汉字的前一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输入拼音语言模型的各级网络,所述拼音语言模型的各级网络的输出结果被配置为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输入内容;所述第一网络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入内容和第二输入内容,确定各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根据所述各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确定所述汉字序列对应的拼音序列。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拼音转换的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汉字拼音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汉字转拼音是语音合成前端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由于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因此汉字转拼音模块能否准确转换多音字拼音直接决定语音合成系统的性能。多音字是指相同的汉字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发音不同。一般来说,要准确的转换汉字多音字到拼音,必须穷尽所有的多音字及其在不同上下文的发音情况,然而,在实际开发语音合成系统时,穷尽所有多音字情况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很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出现了使用多音字拼音词典进行汉字到拼音的规则匹配转换方法,但是该方法过于依赖词典,对于词典中没有的多音字情况不能处理,泛化性能差。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出现了将深度神经网络应用到汉字到拼音的转换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该方法往往集中在汉字到多音字的序列到序列(seq2seq)的模型,转换的结果完全依赖于该seq2seq模型。对于汉字转拼音的任务,仅仅是文本序列到拼音序列的转换,而拼音序列的组合也有其本身的规律,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仅仅集中于汉字到拼音转化,而不能学习到拼音序列自身的内部规律,因此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汉字拼音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汉字拼音转换方法,包括:
将汉字序列划分为多个汉字,确定各个所述汉字的编码向量;
分别将各个汉字的编码向量输入汉字转拼音模型的各级网络,所述汉字转拼音模型的各级网络的输出结果被配置为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一输入内容;
分别将各个汉字的前一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输入拼音语言模型的各级网络,所述拼音语言模型的各级网络的输出结果被配置为第一网络模块的第二输入内容;
所述第一网络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输入内容和第二输入内容,确定各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
根据所述各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确定所述汉字序列对应的拼音序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别将各个汉字的前一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输入拼音语言模型的各级网络,包括:
所述汉字为汉字序列中的第一个汉字时,将所述汉字序列的起始标签对应的编码向量输入拼音语言模型的第一级网络;
所述汉字为汉字序列中的第N个汉字时,将第N-1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输入拼音语言模型的N级网络;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第N-1个汉字对应的拼音的编码向量为所述第一网络模块确定出的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汉字转拼音模型的第一级网络的输入内容还包括初始化的隐层状态向量;
所述汉字转拼音模型的第N级网络的输入内容还包括第N-1级网络计算得到的隐层状态向量;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汉字转拼音模型的各级网络还根据输入的隐层状态向量及所述汉字的编码向量,计算本级网络对应的隐层状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0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