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0228.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梅倩雯;葛琪敏;张伟民;袁茂全;崔巍;陈斌武;孙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83 | 分类号: | B01J23/83;B01J37/02;C01B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氢 催化 氧化 氯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由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的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活性组分为Cu、La、Ce、Pr、Sm和K元素,所述的载体为变孔径氧化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孔径氧化铝,颗粒内孔径沿直径从中心到外表面逐渐增大,其孔道直径,颗粒中心处比50%粒径处的平均孔径小1~8nm,50%粒径处比80%粒径处的平均孔径小约1~5nm,80%粒径处比颗粒外表面的平均孔径小1~5nm;吸水率为65%~75%,比表面积为120~220m2/g,孔容为0.6~0.8mL/g,孔道直径分布在10nm~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各个组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的重量含量计分别为:
Cu:0.8~16%,
La:0.8~9%,
Ce:0.7~8%,
Pr:0.7~8%,
Sm:0.8~9%,
K:0.5~5%。
载体: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1)将CuCl2·2H2O、LaCl3·6H2O、CeCl3·6H2O、PrCl3·6H2O、SmCl3·6H2O和KCl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获得浸渍溶液;
CuCl2·2H2O、LaCl3·6H2O、CeCl3·6H2O、PrCl3·6H2O、SmCl3·6H2O和KCl的重量比为3~60.8:2.5~28.1:2.2~24.8:2.2~24.7:2.4~26.6:1~9.5;
(2)称取一定量的载体,根据载体的吸水率计算出浸渍需要的活性组分的质量,将等体积的浸渍液缓慢加入到载体中搅拌均匀,室温静置1~3h;
在100~120℃条件下干燥6~10h,在600~700℃条件下焙烧4~6h,即可得到所述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变孔径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铝前驱体、含硅物质与助挤剂混合均匀,加入胶溶剂,混捏后挤条成型;
(2)将湿条在温度60℃~180℃条件下干燥1~4h,获得干燥后的颗粒物;
(3)将干燥后的颗粒物在250℃~450℃条件下预焙烧1~8h;
(4)在预焙烧后的颗粒物表面,先均匀喷洒浓度较低的酸性溶液A,再均匀喷洒浓度较高的酸性溶液B至饱和吸水量,在室温下静置1~3h;
所述的酸性溶液A为低酸性溶液,重量浓度为2wt%~15wt%,所述的酸性溶液B为高浓度酸性溶液,重量浓度为10wt%~25wt%;
(5)在60℃~180℃条件下干燥1~4h,在500~1000℃下高温焙烧1~8h。即可获得所述的变孔径氧化铝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个组份的重量份数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铝前驱体选自拟薄水铝石、氢氧化铝、铝粉或氧化铝干胶粉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的含硅物质为硅溶胶、二氧化硅粉末、正硅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助挤剂为田菁粉、红薯淀粉、小麦淀粉、有机多元酸、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胶溶剂为铝溶胶、硝酸、柠檬酸、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氯化氢催化氧化反应制氯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02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