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封封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0922.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康伟超;李长春;蒋新欣;沈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02;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封 | ||
本发明的顶封封头,通过设置顶封头对及限位套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极耳凹槽于侧壁位置处往靠近膜体封边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倒角台阶,倒角台阶的存在能够有效地增加软包电池极耳位置的公差余量,即使极耳的位置没有精准对位,往左或者往右发生一定的偏移,极耳也不会进入至上下两个膜体封边之间,依旧是位于上下两个极耳凹槽之间,使得极耳上的PP层以及极耳对应的铝塑膜上的PP层不会被挤走,顶封后的铝塑膜中的铝层也就不会直接裸露出来,能够极大保证顶封后的软包电池的整体密封性能,大大降低软包电池绝缘不良率,同时还能够很好地防止顶封后的软包电池发生短接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包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封封头。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电池的种类繁多,如今使用的最多的电池是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因其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容量大和内阻小的优点,被广大电子设备生产商所喜爱。软包电池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会涉及到顶封的工序,通常利用是顶封封头完成上述工序。顶封的目的在于,把铝塑膜中的PP层与极耳上的PP层融合在一起,使其密封形成一体。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如图1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顶封头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顶封头件20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顶封头件20上开设有极耳顶封凹槽21,所述顶封头件20上设置有铝塑膜封边22,极耳顶封凹槽21为直角凹槽型结构。当需要对软包电池进行顶封时,把软包电池移动至预定加工位置,让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的极耳顶封凹槽21对准软包电池极耳的位置,利用外部驱动装置把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相互靠近,此时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就处于闭合的状态,软包电池极耳就被压持在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的极耳顶封凹槽21之间,而软包电池的铝塑膜部分就被压持在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的铝塑膜封边22之间,此时对软包电池进行加热,就能够完成对软包电池的顶封工序。
虽然上述顶封头件20能够完成对软包电池的顶封工序,但上述的顶封头件20还是存在缺陷:
问题一,由于极耳顶封凹槽21为直角凹槽型结构,当进行顶封工序时,需要把软包电池的极耳对准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的极耳顶封凹槽21,倘若发生一定距离的偏移,软包电池的极耳就会部分进入铝塑膜封边22区域内,当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闭合状态时,软包电池的部分极耳就会被压持在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的铝塑膜封边22之间,由于极耳顶封凹槽21为凹槽型结构,当上下两个顶封头件20闭合时,上下两个极耳顶封凹槽21对极耳的作用力是远小于上下两个铝塑膜封边22对铝塑膜的作用力,此时就会导致进入到铝塑膜封边22区域内的极耳上的PP层以及进入到铝塑膜封边22区域内的极耳对应的铝塑膜上的PP层一起被挤走,导致铝塑膜中的铝层直接裸露与极耳接触形成一体,后续在对上述软包电池进行化成时,需要对软包电池进行充电,此时铝塑膜的铝层、电解液和极耳会形成一个完成的回路,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铝层不断被消耗,而铝塑膜作为封装软包电池的主要部件,若铝层不断被消耗,就会导致软包电池的整体密封性能不断下降,最后也就导致了内部电解液的泄漏,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让软包电池的不良品率大大提高;
问题二,基于问题一的背景下,当极耳与裸露的铝层接触时,软包电池上的正极耳、铝层以及负极耳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完成回路,即软包电池发生短接现象,同样也会导致软包电池的损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0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