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隧道施工中落渣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1071.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窦洪羽;王梦福;付相宇;仲洋洋;张春辉;张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E21F5/20;E21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陆中丹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隧道 施工 中落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施工中落渣清理装置,包括牵引车头,牵引车头的后方挂载一个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通过支撑架固定一个支撑平台,工作平台上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破碎组件、驱动组件和收集组件,收集组件通过管道与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的集尘组件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对隧道中的落渣进行清理并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隧道施工中落渣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盾构隧道在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尤其是隧道穿过正在施工的基坑止水幕墙时,可能会拉裂幕墙危及基坑及附近建筑物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监测。
目前地铁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皮带输送渣土,在传输过程中渣土掉落在隧道中在所难免,而砂浆车及注浆管路冲洗出的废水废渣,考虑到施工便利原因也直接排放到隧道中。隧道落渣会影响隧道最低点的排污,导致污水泵堵塞,给轨道二次加固带来阻力,并会加速后配套设备的损坏,进而影响到正常的掘进生产,且隧道落渣多不符合文明施工的要求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铁隧道施工中落渣清理装置,能够快速的对隧道中的落渣进行清理并收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铁隧道施工中落渣清理装置,包括牵引车头,牵引车头的后方挂载一个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通过支撑架固定一个支撑平台,工作平台上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破碎组件、驱动组件和收集组件,收集组件通过管道与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的集尘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的,工作平台的底部设有无动力车轮。
进一步的,工作平台上设有通槽,破碎组件、驱动组件和收集组件均与通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破碎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压板;上固定板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上固定板的底部呈矩阵式的均布多个套筒,套筒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在上固定板上、套筒的底部插入通槽中;
下压板的顶部与套筒对应的设有多个插杆,插杆自下而上的穿过套筒和上固定板,所有插杆的顶部与一个上定位板固定连接,上定位板、上固定板和下压板相互平行设置;
每个插杆上分别套设一个第一弹簧和一个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压设在上定位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第二弹簧压设在套筒和下压板之间;
上固定板上垂直的两个两个固定座,两个固定座之间可转轴的设有至少一个凸轮,凸轮设置在上固定板和上定位板之间,凸轮的轴线方向与工作平台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凸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从而实现下压板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下压板的底部呈矩阵式的布设多个压块,压块为圆锥体结构。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通槽中的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可旋转的设有一个转辊,转辊的轴线方向与工作平台的移动方向相垂直,转辊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拨板,转辊和拨板部分设置在通槽的下方;转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转动,拨板随转辊一同转动,当拨板旋转至最低位时,拨板与地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收集组件包括固定在通槽中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下方通过连接杆固定一个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吸附罩,吸附罩倾斜的朝向驱动组件设置,吸附罩的顶部设有抽吸管。
进一步的,集尘组件包括集尘腔,集尘腔中水平的设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上方为出气腔、分隔板的下方为进气腔,进气腔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出气腔的侧壁上设有出气管,进气管通过第一管道与收集组件的抽吸管相连通,出气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抽气泵相连接;
分隔板上均布多个滤袋,滤袋通过支撑骨架加以支撑固定,滤袋的开口端朝向进气腔设置,所有滤袋的开口端上水平的覆盖一层第一不锈钢滤网,第一不锈钢滤网贴合固定在分隔板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