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底泥修复胶囊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1371.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梦芽;张晓爽;范培文;刘震宇;柯伟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修复 胶囊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双层底泥修复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菌液包被层和内层吸附材料层;
其中,按质量份计,所述外层菌液包被层中各组分为:海藻酸钠1~4份、聚丙烯酰胺2~8份、EM菌液20~30份、水60~80份和交联试剂;所述内层吸附材料层中各组分为:海藻酸钠1~4份、过氧化钙6~15份、硅藻土6~15份、细砂8~15份、水75~90份和交联试剂;其中,所述EM菌液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
其中,所述交联试剂包括氯化钙溶液,在所述双层底泥修复胶囊中,所述氯化钙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6%;
其中,双层底泥修复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水将海藻酸钠溶解为胶体,与过氧化钙、硅藻土和细砂混合,加入交联试剂,反应得到内层吸附材料层;
(2)用水将海藻酸钠溶解为胶体,与聚丙烯酰胺、EM菌液、内层吸附材料层混合,加入交联试剂,反应即到双层底泥修复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泥修复胶囊,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外层菌液包被层中各组分为:海藻酸钠1~2份、聚丙烯酰胺4~6份、EM菌液25~30份、水60~70份;所述内层吸附材料层中各组分为:海藻酸钠1~2份、过氧化钙6~10份、硅藻土6~10份、细砂8~12份、水75~80份。
3.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双层底泥修复胶囊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底泥修复胶囊与所述水体中的底泥的质量比为1:(20-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底泥修复胶囊降低水体中的COD、总磷量和氨氮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绿之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3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