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1504.8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飞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珈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23/12;C08L23/08;C08L1/04;C08L91/00;C08K13/06;C08K9/12;C08K5/17;C08K5/46;C08K3/08;C08K3/22;C08K3/36;C08K5/12;C08K5/544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俞志明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塑料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改性抗菌剂、聚丙烯树脂、ABS树脂、偶联剂、增韧剂、增塑剂、抗氧化剂、微晶纤维素、大豆油、聚乙烯吡咯烷酮;
所述改性抗菌剂为负载抗菌剂多孔微珠;
所述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
S1. 固态微珠的制备:将单体苯乙烯、交联剂、引发剂溶解分散于乙腈中,将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沸腾,并蒸馏出乙腈,控制2h内蒸馏出50%的乙腈,停止反应,得到光圆的微球,过滤,分别用四氢呋喃、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1次,真空干燥,得到固态微珠;
S2. 多孔微珠的制备:将步骤S1得到的固态微珠加入乙醇溶液中,加入甲苯,不断搅拌致孔,反应3-5h后,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多孔微珠,直径为10-200微米之间;
所述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DL171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增韧剂选自乙丙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仲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化剂选自2,6-二叔丁基对甲酚、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N-苯基-N'-基对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改性抗菌剂1-5份、聚丙烯树脂50-120份、ABS树脂70-100份、偶联剂1-2份、增韧剂3-5份、增塑剂3-5份、抗氧化剂1-5份、微晶纤维素3-10份、大豆油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改性抗菌剂3份、聚丙烯树脂70份、ABS树脂80份、偶联剂1.2份、增韧剂4份、增塑剂4份、抗氧化剂3份、微晶纤维素6份、大豆油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珠的制备方法如下:
S1. 固态微珠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1-10份单体苯乙烯、10-20份交联剂、0.1-0.5份引发剂溶解分散于100-500份乙腈中,将混合液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沸腾,并蒸馏出乙腈,控制2h内蒸馏出50%的乙腈,停止反应,得到光圆的微球,过滤,分别用四氢呋喃、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1次,真空干燥,得到固态微珠;
S2. 多孔微珠的制备:按重量份计,将全部步骤S1得到的固态微珠加入100-200份20-50wt%的乙醇溶液中,加入10-50份甲苯,不断搅拌致孔,反应3-5h后,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多孔微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四乙基氧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选自纳他霉素、乳酸链球菌素、纳米银、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珈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珈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5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教学用可移动引流管模型的工作方法
- 下一篇:指纹感测模块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