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1508.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景乃锋;张子涵;关宁;王琴;蒋剑飞;绳伟光;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流 驱动 多发 混合 粒度 可重构 阵列 处理器 | ||
1.一种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访问单元(Load Element,LE)、数据存储单元(Store Element,SE)、粗粒度处理单元(Coarse Processing Element,CPE)、细粒度处理单元(Fine Processing Element FPE)、主核处理器、本地存储器和任务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度处理单元包括输入缓冲区、输出缓冲区、运算器(ALU)、本地寄存器(LocalReg,LR)、可配置寄存器和可配置数据选择器(Muliplexer,MUX)。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度处理单元设置有37位的第一数据输入端口,37位的第二数据输入端口,6位的第三数据输入端口以及32位的配置输入端口,所述粗粒度处理单元还设置有37位的第一数据输出端口,37位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口,6位的第三数据输出端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7位的第一数据输入端口,所述37位的第二数据输入端口,所述37位的第一数据输出端口以及所述37位的第二数据输出端口均包括1位有效标志位v,占据4位的数据标志位t和占据32位的原始数据位d;所述有效标志位v表示某一个数据在所述阵列处理器流动中是否有效,所述数据标志位t表示输入到所述粗粒度处理单元中的某一个数据的批次;所述原始数据位d表示粗粒度真实数据,是进入到所述阵列处理器中参与计算的原始数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缓冲区是一个存储的实体,其数据结构是一个表结构,所述表结构中每一行的大小是73位,所述表结构中行的深度设置成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缓冲区的个数为2,是标准的先进先出结构,深度为4,所述输出缓冲区出数的时候一次最大的出数位数是73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以及第三输入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是常规输入端口,均为32位,所述第三输入端口是为一些特殊计算预留的隐藏输入端口,一般情况下对用户透明,通过特殊的配置字可以调用所述运算器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口;所述运算器内部配置有用于实现不同计算功能的配置码,当所述运算器被激活计算时,接受数据并根据所述配置码指定的功能完成计算,将结果输出到相应的所述输出缓冲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配置寄存器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均可配置,根据不同的配置情况,所述可配置寄存器被用作常量寄存器或者通用寄存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度处理单元包括4个细粒度数据输入端口和1个细粒度数据输出端口,入口控制逻辑模块和查找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数据流驱动的多发射混合粒度可重构阵列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度数据输入端口和所述细粒度数据输出端口的位宽均是6位,具体组成为1位的信号有效位、4位的数据标记位和1位的布尔运算位;输入数据经过所述入口控制逻辑模块后,进入所述查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5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