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1672.7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7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维智联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91 | 代理人: | 陈鸿伟 |
地址: | 435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钩结构,包括与现有传统鱼钩不同的钩尖、钩柄、钩门及倒刺的新型结构,这种新型结构的鱼钩在钩尖的刺入、钩尖深入过程中的阻力、钩门能够产生的最大拉力、倒刺的附加阻力、以及鱼线最大拉力方面有显著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钩。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鱼钩在钩尖、钩柄、钩门及倒刺的力学结构方面不完善,导致钩尖在鱼口内部的刺入机率低,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滑到鱼嘴边缘钩住脆弱的唇部,即便是刺入鱼口内部也因为只能钩住较少的皮肉组织而只能承受较小的拉力。钩门的结构强度小。扁形的钩柄对鱼线的损伤大,鱼线因此只能够发挥拉力极限值的一小部分。
本发明涉及的新型鱼钩结构能够大幅度改善这些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鱼钩与鱼咬住后从鱼嘴脱钩,且将鱼钓起后不易取出鱼钩,影响条鱼体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鱼钩,所述鱼钩包括钩柄、钩弯、钩尖及倒刺,所述钩柄、所述钩弯及所述倒刺依次连接,且所述钩柄及所述钩尖位于所述钩弯的相对两侧;所述钩柄远离所述钩弯的一端上缠绕有鱼线,所述钩尖与所述钩柄平行,所述倒刺设置于所述钩尖上,且位于钩尖远离所述钩弯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鱼钩具有以下优点:
综合起来,本发明具有钩尖在鱼口内刺入的机率高、钩尖深入皮肉的阻力小、钩门能够完全深入而挂住最多的鱼口皮肉、钩门具有最大的结构强度而能够承受最大的拉力、回弯挡把能使鱼线最大限度的发挥鱼线的极限拉力、倒刺在不影响防脱钩的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鱼钩在刺入过程中的附加阻力的综合功能。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钩与现有技术对比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鱼钩刺入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鱼钩在钩尖深入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鱼钩的钩门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鱼钩的档把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鱼钩的倒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6,1、本发明鱼钩的总体结构
传统鱼钩的总体结构:传统鱼钩是从钩尖开始小直径弯曲之后(如图1A中虚框1区域内所示),再大直径弯曲至钩柄(如图1A中虚框2区域内所示),或接近等直径弯曲转换(如图1B中虚框3至虚框4区域内所示)。钩尖指向很接近挡把末端(如图1A中箭头10所指的钩尖方向和图1B中箭头11所指的钩尖方向与各自挡把末端的关系)。传统鱼钩的挡把大多数为压扁结构(如图1A中虚框7和图1B中虚框8区域内所示)。倒刺为钩尖的内侧方(如图1A中箭头13和图1B中箭头14所指的结构位置)。
本发明鱼钩的总体结构:本发明鱼钩是从钩尖开始大直径弯曲之后(如图1C中虚框5区域内所示),再转换成小直径弯曲至钩柄(如图1C中虚框6区域内所示),钩尖与钩柄平行(如图1C中箭头12所指的钩尖方向与箭头16所指的钩柄方向),挡把为回弯结构(如图1C中虚框9区域内所示),回弯结构的末端为向钩柄方向倾斜的单向斜面(如图1C中箭头17所指处),倒刺为钩面的侧方(如图1D本发明鱼钩正面纵向图中箭头15所指的倒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师范大学,未经湖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心墙堆石坝施工期水平变形的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室内LVT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