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亮面可剥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1687.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包亚群;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7/06 | 分类号: | C09J127/06;C09J11/06;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百拓共享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97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亮面可剥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亮面可剥胶,包括聚氯乙烯树脂40‑70份、增塑剂30‑50份,热稳定剂1~3份,流变助剂1~3份,所述聚乙烯树脂为PVC糊树脂,所述热稳定剂为复合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包括镁皂和/或钡皂、锌皂和/或镉皂,以及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或多元醇副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耐高温亮面可剥胶是通过先将增塑剂与热稳定剂充分混合,再依次加入聚氯乙烯糊树脂、流变助剂搅拌均匀得到,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可剥离性、耐高温、耐湿热和耐化学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剥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亮面可剥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设备发展迅猛,玻璃是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作为屏幕或盖板使用。玻璃最终被装配到产品上前,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玻璃一旦被划伤,就需要平磨工艺等后续处理,费时费力。在这多道工序之下,如何避免玻璃被划伤,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区域性遮挡保护也是常见的需求。
可剥胶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能够在各类加工过程中对玻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具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良品率高等优点。为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多种多样的可剥胶也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但有一些加工工艺会要求在高达150~200℃的温度下进行,这就对可剥胶的耐温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指可剥胶的力学性能不能受到太大破坏,还要保证可剥胶在高温处理后仍易于剥离。且在另一些加工段,可剥胶要便于被自动抓取设备抓取,表面不可太过粗糙,同时在进行光学检测时,高透明度更便于观察。这就要求可剥胶具有耐高温、易剥离、透明且光滑的特性,从而使其能够在玻璃加工工艺中起到保护作用,又不影响对玻璃的加工操作。但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可剥胶存在以下问题:1、耐高温性差,高温烘烤后可能会脆化且难于剥离;2耐水性差,水容易渗透到玻璃表面残留;3、耐化学性差,酸碱溶液易于渗透腐蚀玻璃。因此,有必要生产一种固化快速、柔韧性和剥离性良好、耐高温、耐湿热、亮泽好和耐化学的可剥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耐高温亮面可剥胶,以及该耐高温亮面可剥胶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亮面可剥胶,包括聚氯乙烯树脂40-70份、增塑剂30-50份,热稳定剂1~3份,流变助剂1~3份,所述聚乙烯树脂为PVC糊树脂,所述热稳定剂为复合热稳定剂,所述热稳定剂包括镁皂和钡皂、锌皂、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和多元醇副稳定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偏苯三酸三辛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流变助剂为气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氧化合物为环氧大豆油、环氧亚麻籽油、环氧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亚磷酸酯副稳定剂为亚磷酸三烷基酯、三芳基酯、烷基芳基酯混合酯、三硫代烷基、双亚磷酸酯或聚合性亚磷酸酯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多元醇副稳定剂包括季戊四醇、木糖醇、甘露醇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耐高温亮面可剥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对应分量的增塑剂、热稳定剂、聚氯乙烯树脂、流变助剂;
步骤2、将增塑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再边搅拌边加入热稳定剂,搅拌5-10min,再边搅拌边依次加入聚氯乙烯树脂、流变助剂,搅拌均匀,得到粗混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粗混物以150-300rpm/min的速度均匀搅拌2小时,使用50~15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耐高温亮面可剥胶。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步骤2及步骤3操作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亦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