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Z型种分槽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1712.8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齐川;李志国;陈玉国;唐时健;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郑瑶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种分槽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Z型种分槽及其工作方法,通过一种U+Z型的配置方案,将种分槽的间距尽可能缩短,并且实现了分解槽首槽及末槽朝向一个方向,一方面节省了占地,缩短了种分槽间溜槽的长度,降低了种分槽的平均基础高度;另一方面种子分解工序进出料的方向被调整为一个方向,减少了管网长度及料浆输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Z型种分槽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分解是拜耳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本工序目的是将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中的氧化铝以氢氧化铝结晶的形式析出,获得高的产出率和符合质量要求的氢氧化铝产品,同时获得苛性比值较高的种分母液,以返回供溶出下一批铝土矿之用。由于种子分解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种分槽的数量较多,以年产100万吨氧化铝为例,种分槽的数量会在16台以上。传统的种分槽配置方案一般为长条形配置,即种分槽排成一列,料浆从前一个种分槽流向后一个槽子,此配置占地大且连接种分槽的溜槽较长,种分工序料浆从首槽进从末槽出,首末槽方向相反,末槽的部分料浆还需要返回至首槽,不利于投资,占地及能耗的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U+Z型种分槽及其工作方法,可有效节省占地,缩短种分槽间溜槽的长度,降低种分槽的平均基础高度,同时可保证种子分解工序进出料的方向被调整为一个方向,减少了管网长度及输送能耗。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Z型种分槽,所有种分槽按高度由高至低排列成四排,分别为第一排种分槽、第二排种分槽、第三排种分槽和第四排种分槽,且每排种分槽从首位种分槽至末位种分槽都是由高至低排列;第一排种分槽和第二排种分槽并称第一组,第三排种分槽和第四排种分槽并称第二组;每组的两排种分槽数量相同,且交错布置,每个种分槽位于所在组另一排种分槽对应两个种分槽的中间位置,且有槽间通道连通;每一组相邻两个种分槽之间通过溜槽连通;槽间通道和溜槽的开合均通过阀门控制,正常工作时槽间通道打开,溜槽闭合,料浆在每组的两排种分槽之间通过槽间通道呈Z型流向,并在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呈U型流动,第一组两排种分槽的末位种分槽各通过第一组备用槽汇合连通组间通道,第二组两排种分槽的首位种分槽各通过第二组备用槽汇合连通组间通道,料浆通过组间通道由第二组流入第一组同侧的首位种分槽,保证第二组和第一组的首位种分槽和末位种分槽内料浆流向平行。
所述溜槽均设置成向下倾斜的,且溜槽长度要达到最短。
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留出一条足够宽的检修通道供检修车辆通行。
所述每排种分槽相邻两个种分槽的间距为1m~3m;每组两排种分槽相邻的边缘尽可能处在一条直线上,边缘的间距为0~2m。
所述种分槽的隔槽检修通过相应种分槽联通的两个槽间通道3闭合实现。
所述每排种分槽的间距在满足检修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两排种分槽相邻的边缘处在一条直线上,尽可能呈相切的关系。
所述第一组备用槽和第二组备用槽分别与第一组的末位种分槽和第二组种分槽同一侧的首位种分槽相切布置。
所述种分槽可为正常尺寸,也可为小尺寸种分槽。
一种U+Z型种分槽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正常工作时槽间通道打开,溜槽闭合,料浆在每组的两排种分槽之间通过槽间通道呈Z型流向,第一组第一排种分槽的首位种分槽内的料浆流向本组第二排种分槽首位种分槽,第二排种分槽首位种分槽的料浆流向第一排种分槽的号槽,以此类推;
(2)料浆在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呈U型流动,第二组的首位种分槽与第一组的末位种分槽流向平行,第一组的末位种分槽料浆直接流入第二组的首位种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