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2985.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钱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楚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6;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楚雄彝***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水稻 病害 种子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预选的水稻种子置于通风处晒干,期间种子的摊晾厚度为5~10cm,且每2~3h进行人工翻动一次,通过此种方式将种子表面晒干,以此进行简单的处理,将种子表面的病菌和害虫杀死,一定程度减轻种子的病害,避免潮湿的水稻种子霉变,同时也便于将已经霉变的种子进行剔除,通过此步骤将种子内的水分控制在12%以下,以确保后续的种子培育发芽率;
S2、将处理后的水稻种子通过风选装置利用鼓风设备将不饱满的种子与饱满的种子吹散进行简单的分选,而后将剩余的种子浸泡在水中以排除浮在水面上的剩余不饱满的种子,同时能够完成对种子的简单清洗,将种子表面的残留杂尘与可能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进行简单清理,至此完成基本的分选工作;
S3、按如下比例配料配置拌种剂:浒苔多糖14~17%,黄腐酸10~15%,牡蛎壳粉20~25%,50%多菌灵18~23%,25%嘧菌酯23~26%,硅酸钠3~6%,赤霉素0.003~0.005%,萘乙酸0.004~0.006%,将拌种剂兑水至漫过种子顶层表面即可,通过混合装置搅拌杆以60~70r/min的频率进行搅拌混合,最后滤液捞出;
S4、将与拌种剂混合后的水稻种子进行电场处理,以此进一步激化种子内部活力,使多种酶的活性得到提高,电场处理时间为30min~35min;
S5、将处理后的水稻种子进行完整的浸种催芽处理,使得水稻种子完成破胸。
S6、选用包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将催芽破胸后的水稻种子,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兑水100~200毫升,单次倒入2.5~5公斤已浸种催芽的种谷内,均匀拌种3~5min,自然晾干1~3h后即可将水稻种子进行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场处理,需先行在电场强度为1.3~1.4kV/cm、电场频率为12~14kHz的条件下处理18~20min,而后在电场强度为1.9~2.0kV/cm、电场频率为22~24kHz的条件下再处理12~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选水稻种子需要根据种子的形状、大小、长短及厚度,选择筛孔相适应的筛子,筛出细粒、秕粒以及夹杂物选取充实饱满的种子,提高种子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种子需要翻晒一至两天,提高种子酶的活性,以使得水稻种子能够更好的与后续拌种剂、电场处理进行配合,同时能够使种子的干燥性保持一致,使得后续的催芽工作效果得到提升,以此提高整体处理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种子在与拌种剂混合之前需要进行消毒,选用1%的石灰水浸种,而后通过药剂浸种链霉素0.1%“402”药液浸种48小时0.5%的多菌灵,以此进行简单的处理,避免预处理水稻种子的表面沾染其他杂尘杂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种子需要先在冷水中浸泡5~8min,使得饱满的种子颗粒下沉,而瘪籽、病籽以及菌核之类则漂浮在水面,将其捞出即可;而后需要将水稻种子浸泡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浸泡时长为10~12min,至此完成水选步骤,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种子在进行催芽破胸前需要晒种一至两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使用盐水配合浸种灵药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浸泡,当种子吸收种子干重的30%水分时即可完成催芽破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水稻病害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种剂与水稻种子需按1:20的比例进行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楚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楚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29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