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生产卷烟中的烟灰烟末吸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3400.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普家林;董浩;胡贤;蔡剑云;刘耀;李存华;杨帆;李丘兵;张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08B15/04;A24C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653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生产 卷烟 中的 烟灰 吸收 方法 装置 | ||
1.在线生产卷烟中的烟灰烟末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卷烟机的喷胶嘴下游位置烟舌出口的侧边处布置具有吸入开口的容置装置,将容置装置与负压吸附装置连接,通过负压吸附将烟灰烟末吸入容置装置内的容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通过负压吸附管路连通至回收间。
3.在线生产卷烟中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装置和负压吸附装置,所述容置装置布置在卷烟机上喷胶嘴(11)的下游位置烟舌出口的侧边处,所述容置装置在其朝向卷烟的第一侧面上设有与烟灰烟末高度相适应的吸入开口,吸入开口连通至容置装置的容腔内,所述负压吸附装置与所述容置装置的容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装置具有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2)和底座(1)之间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吸附槽孔(N),所述盖体(2)和底座(1)闭合后内部形成容腔,负压吸附装置的吸附管(7)通过吸附槽孔(N)与容置装置的容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和底座(1)之间通过设于容置装置第二侧面的连接块(3)连接,所述连接块(3)的第一端和盖体(2)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块(3)的第二端和底座(1)之间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在其第二侧面上延伸出第一销轴安装部和第二销轴安装部,所述第一销轴安装部和第二销轴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销轴安装部和第二销轴安装部上分别设有能够容纳销轴(4)穿过的同轴的第一销轴安装孔和第二销轴安装孔,所述连接块(3)的第二端设有从其第一侧壁贯通到其第二侧壁的销轴贯通孔(K),连接块(3)的第二端嵌入到两个销轴安装部之间的间隙中,所述销轴贯通孔和销轴安装孔轴线对中,所述销轴(4)依次穿过第一销轴安装孔、销轴贯通孔和第二销轴安装孔并轴向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固定销轴(4)的止动螺钉(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的第一端设有从其第三侧壁贯穿到第四侧壁的阶梯孔,所述盖体(2)的第二侧面设有与阶梯孔尺寸相适应的螺纹孔,连接块(3)和盖体(2)通过穿过阶梯孔并旋入通孔的紧固螺钉(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具有下腔板和三面环围下腔板的侧围凸台,底板上未被侧围凸台环围的第一侧缘贴近卷烟布置,所述吸附槽孔(N)与卷烟机机体上相应位置的开孔结构相吻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凸台上设有阶梯形装配孔(M),底座(1)通过旋入所述阶梯形装配孔的螺栓与卷烟机机体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具有上腔板、压合部和侧围封板,所述压合部三面环围上腔板布置,上腔板和底座(1)的下腔板之间形成容腔,上腔板在垂直于卷烟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大于下腔板在该方向上延伸的宽度,侧围封板与压合部外缘相连形成整体环围上腔板的环形侧围结构,容置装置闭合后所述压合部压合在底座(1)的侧围凸台上,侧围封板和底座(1)的下腔板第一侧缘之间具有容纳卷烟穿过的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烟灰烟末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封板正对下腔板第一侧缘的部段为阶梯板,位于卷烟运行上游方向的封板段(B)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位于下游方向的封板段(C)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4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