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3415.7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材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三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C04B111/27;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梁悦敏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昆***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自防水混凝土主要由硅酸盐水泥、碎石、砂、改性木陶瓷、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木质素磺酸钠和水组成。本发明制得的自防水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和硬度高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裂能力,可以解决地下室外墙因比表面大、表面水分散发较快,外墙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下上部受力不均和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等因素而导致开裂的现象;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自防水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室一般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如果出现漏渗水现象,会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混凝土裂缝是地下工程渗漏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地下室外墙一般厚度较小,高度,长度比较大,相对地下室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外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发较快,混凝土表面养护也比较困难,易造成混凝土墙板收缩和开裂。再者地下室底板一般先行施工,墙板施工时底板已具备一定混凝土强度,对墙板混凝土变形形成较强的约束,墙板在与底板交接处易产生局部拉应力,即地下室外墙混凝土硬化过程实际上处于一种下部完全固定、上部自由变形的受力状态,进一步加大了混凝土裂缝的机会。另外,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再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也会出现裂缝。
同时,混凝土的结构空隙也会引起混凝土的渗水,例如:水泥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凝胶本身的胶孔,水泥水化后的余水蒸发形成的毛细孔,在重力作用下水泥与骨料沉降产生的沉降空隙;或者是混凝土的流变性能不好,无法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而造成蜂窝、麻面、空洞。因此,混凝土的结构自防水是防水混凝土的根本的防线。
防水混凝土也称为结构自防水,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钢纤维、合成纤维等,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或改变空隙形态,分布特征,从而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专利文献CN107021706A公开了一种自防水混凝土,所述自防水混凝土由硅酸盐水泥、沙子和防水剂组成,其中的防水剂由伊利石粉、粉煤灰、明矾、熟石灰和过磷酸钙组成。制得的自防水混凝土,尤其适用于建筑物顶楼防水,以及建筑物厨卫防水,以及隧道等经常受压力水作用的工程和构筑物,无需采用额外的防水处理,从而大幅降低建筑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但是该防水混凝土采用的伊利石粉、粉煤灰、明矾、熟石灰和过磷酸钙等成分会增加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导致混凝土容易发生碱集料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其结构。
专利文献CN106630860A公开了一种刚性自防水混凝土,所述刚性自防水混凝土由防水剂、碎石、砂、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水组成,所述防水剂由憎水组分、纳米材料组分、引气组分和分散组分组成;制得的刚性自防水混凝土改变了普通混凝土亲水的特性,由该自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单独设置外防水层或内防水层的情况下,同样具备良好的抗的抗渗、防水、憎水的功能,简化了此部位的建筑防水结构,简化了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外墙底部有较强约束等的特殊性,对混凝土的防水要求更高,无法满足地下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防水混凝土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自防水混凝土主要适用于地下工程包括地下室和坑道,提高地下工程的防水,渗水效果,可以大大延长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防水混凝土,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硅酸盐水泥80~120份、碎石55~65份、砂35~45粉、改性木陶瓷10~16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4~6份、木质素磺酸钠5~8份和水28~4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三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省三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