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卷边压力锅锅体制作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3506.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衍增;李新喜;张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2 | 分类号: | B21D51/22;B21D35/00;B21D22/22;B21D37/10;B21D19/1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卷 压力锅 体制 成型 工艺 | ||
一种内卷边压力锅锅体制作成型工艺,属于锅体生产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板材一次拉伸成锅体,锅体的直径和高度一次拉伸至要求尺寸,并预留压边料;步骤2)将锅体放置在二次拉伸模上进行二次拉伸,二次拉伸模上设置有锅体锁紧部以及压边部,锅体锁紧部对锅体锁紧,压边部对压边料冲压形成直径大于锅体直径的锅口;步骤3)去除锅口的余料后,将锅口边沿向内卷边;步骤4)对锅口内侧进行车削,并对卷边修齐。本发明避免二次拉伸过程中出现板材开裂的现象,锅体内卷边满足了压力锅对锅体合盖功能的要求,采用以上制作成型工艺制成的压力锅体,杜绝了生产过程的开裂现象,产品精度高,提高了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一种内卷边压力锅锅体制作成型工艺,属于锅体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锅锅体的锅口部分的直径通常大于下部的直径,以满足锅体合盖功能的要求,压力锅的锅体通过圆形的板材拉伸而成,锅体的拉伸通常是二次拉伸成型的,一次拉伸将圆形板材拉伸成直径与锅口直径相等的圆筒,二次拉伸时将锅体下部拉伸至指定尺寸。但是在二次拉伸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板材开裂的现象,而且在二次拉伸时会出现锅体回弹,导致拉伸的锅体的尺寸出现偏差,产品的精度低,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拉伸过程中锅体开裂,且锅体精度高的内卷边压力锅锅体制作成型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内卷边压力锅锅体制作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板材进行一次拉伸成锅体,锅体的直径和高度一次拉伸至要求尺寸,并预留压边料;
步骤2)将锅体放置在二次拉伸模上进行二次拉伸,二次拉伸模上设置有锅体锁紧部以及压边部,锅体锁紧部对锅体锁紧,压边部对压边料冲压直径大于锅体直径的锅口;
步骤3)去除锅口的余料后,将锅口边沿向内卷边;
步骤4)对锅口内侧进行车削,并对卷边修齐。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中所述的板材冲裁成圆片状后进行一次拉伸。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二次拉伸模包括凸模、上压边圈以及下压边圈,上压边圈设置在下压边圈的正上方,凸模上部滑动设置在下压边圈内,凸模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冲压油缸,凸模的下侧设置有直径大于上部直径的扩口模,形成所述压边部,上压边圈或下压边圈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动力装置。扩口模与上压边圈相配合,在锅体上形成锅口,成型速度快。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二次拉伸模还包括锁紧环,锁紧环滑动设置在上压边圈内,凸模的上部伸入锁紧环内,并在扩口模与锁紧环的底部之间形成锅体锁紧部,锁紧环连接有推动其升降的锁紧油缸。扩口模与锁紧环底部相配合夹紧锅体,避免二次拉伸过程中锅体发生变形,出现板材开裂的问题。
优选的,通过滚压的方式对步骤3)中所述的锅口卷边。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锅口通过内卷边装置卷边。
优选的,所述的内卷边装置包括卷边夹具以及卷边轮,卷边轮设置在卷边夹具的上侧,环绕卷边轮的中部设置有内凹的卷边槽,卷边轮朝向锅体内侧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卷边夹具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卷边电机。卷边轮朝向锅体内侧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能够将锅口朝内卷边。
优选的,所述的卷边轮安装在卷边升降装置上,卷边轮环绕卷边夹具的中心线间隔均布有若干个。卷边轮环绕卷边夹具的中心线间隔均布有多个,卷边速度快。
优选的,通过车卷边装置对步骤4)中所述的锅口进行车削。
优选的,所述的车卷边装置包括车卷边夹具、平移装置以及车刀,车刀设置在车卷边夹具的上侧,车刀与平移装置相连,并随其沿垂直于车卷边夹具的方向往复运动,车卷边夹具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车卷边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结构纳米碳材料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