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I公专融合通信共性技术架构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3726.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唐玮圣;包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36/14;H04W36/30;H04W48/02;H04W4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i 融合 通信 共性 技术 架构 方法 | ||
1.一种AI公专融合通信共性技术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网部分、专网部分、无人智能设备、手持智能终端、云端服务器、PC控制中心以及APP客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处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CPU和GP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由公网模块和专网模块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网模块可以是4G或5G通信模块,包含射频收发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模块可以具有各种天线接口,包括支持Wifi、Zigbee、蓝牙、LTE、LoRa等自组网技术的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网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网基站以及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的公网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网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专网基站或网关、专网中继节点以及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的专网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网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网中继节点可以是专门部署在专网覆盖范围内的具有专网模块的节点,也可以是其它无人智能设备或手持智能终端同时作为中继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可以将公网模块收到的信息通过加密传输传递到专网中继节点,也可以将专网模块收到的信息通过加密传输传递到公网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接收专网网关采集到的信息,可以在本地进行初步计算处理,并将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同时,它可以接收来自云端服务器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同时接收公网基站和PC控制中心上传的信息,可以进行融合计算处理,并将计算结果发送给PC控制中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PP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可以读取云端服务器上的信息,查看网络状态并进行业务查询;所述手持智能终端上可以安装运行所述APP客户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还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屏幕显示模块、对讲模块、摄像头模块、传感报警模块等。
15.一种AI公专融合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无人智能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分别通过其内部的公网模块和专网模块连接公网基站和专网网关;根据接收信号强度信息,通过预先设定的最低信号强度阈值排除掉连接质量差的网络,通过内置GPU进行智能计算选择较好的连接方式,另一种方式作为备用方案; PC控制中心采集专网网关接收到的信息,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与公网基站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用户所需的信息;PC控制中心下载这些信息,并对专网网关下达进一步指令;可以通过APP客户端查看网络信息,具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APP客户端下达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AI公专融合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智能设备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能需要传输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分别对应保证服务质量的最低网络质量阈值;同时,这些信息种类对应着不同的网络最低带宽需求;根据设备内部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在公网连接和专网连接中选择满足条件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7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语音记录的病情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