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层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3802.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韦宝乐;贾益锋;田海欢;胡守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华都永顺漂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保迪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涂层布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层布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涂层布,所述涂层布包括基布和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液制成,所述涂层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0‑30;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80‑100;1,4‑丁二醇25‑55;三乙胺5‑10;环氧树脂20‑50;1‑甲基咪唑5‑10,涂层布克服了水性聚氨酯在干燥后形成的涂层容易遇水溶胀的问题,提高了添加了环氧树脂的水性聚氨酯涂层的耐水性,扩大了水性聚氨酯的使用范围;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涂层液转移至粘合剂上后,涂层液与粘合剂接触面上的固化剂1‑甲基咪唑与聚酰胺具有较好的配伍性,使涂层液与粘合剂接触面更好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涂层的耐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层布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涂层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层布主要是指在布料的基础上采用特殊工艺涂布一层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使布料增加了特殊的功能。所以也称为功能性涂层面料。
授权公告号为CN2032673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单涂湿法涂层面料,包括面料层,面料层上设有PU微多孔涂层,所述的PU微多孔涂层为多孔的聚氨酯涂层;面料层为涤纶布料、尼龙布料或化纤面料。该实用新型防水性能好,且透气透湿。
其中,使用的涂层材料为聚氨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国际环保法律对涂料中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严格控制,目前涂料行业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转向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成为未来涂料的发展趋势之一。水性聚氨酯涂层材料是以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具有环保无毒、不燃、节省能源等优点。
但是,水性聚氨酯主要是由自乳化法制备,以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为主要固体组分,因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干燥后形成的涂层遇水容易溶胀,涂层的耐水性较差,限制了水性聚氨酯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涂层布上的涂层耐水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层布,涂层布克服了水性聚氨酯在干燥后形成的涂层容易遇水溶胀的问题,提高了添加了环氧树脂的水性聚氨酯涂层的耐水性,扩大了水性聚氨酯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层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增强涂层与基布之间连接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涂层布,所述涂层布包括基布和涂层;所述涂层由涂层液制成,所述涂层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4- 丁二醇作为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在涂层液的制备原料中添加环氧树脂,使环氧树脂上的羟基和环氧基团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进而使添加了环氧树脂的聚氨酯涂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使涂层遇水不容易发生溶胀,扩大了水性聚氨酯的使用范围。
三乙胺作为扩链剂,使添加了环氧树脂的聚氨酯分子链扩展、分子量增大,使添加了环氧树脂的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及弹性。
1-甲基咪唑作为一种固化剂,能帮助添加环氧树脂的聚氨酯凝固成型;而且1-甲基咪唑也能加快涂层液中各原料的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涂层液还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 0.1-1份;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0.1-1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涂层液中添加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具有提高涂层液渗透性的效果,使涂层能较好地与基布接触、结合,增强涂层与基布的连接强度,并且遇水不容易溶胀脱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层布的耐水性以及涂层的持久性;并且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之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华都永顺漂染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华都永顺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