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4446.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奎晶;朱帅;方坤;王国超;吕磊;罗俊睿;钟志宏;刘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30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扩散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Al-Cu-Si-Ni钎料层置于两铝镁合金之间,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进行扩散连接,得到具有扩散反应层的铝镁合金连接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Cu-Si-Ni钎料层的固相温度为510-530℃,液相温度为530-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Cu-Si-Ni钎料层的化学组成为:Cu 18-22wt%、Si4-6wt%、Ni 1-3wt%、余量为A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Cu-Si-Ni钎料层的厚度为100-2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连接过程中,真空度不高于50Pa,加载压力为0.3-6M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连接过程中,升温速率为30-50℃/min,烧结温度为500-560℃,保温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连接过程中,降温速率为30-5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扩散连接之前,还包括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和Al-Cu-Si-Ni钎料层的待连接面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膜和油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铝镁合金的扩散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具体包括: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依次进行打磨,抛光,碱洗,酸洗,超声清洗和涂覆活性剂;
优选地,依次采用400#、800#、1000#、1500#的金相砂纸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打磨;
优选地,采用粒径为1-3.5μm的金刚石研磨抛光悬浮液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抛光;
优选地,采用浓度为5wt%的NaOH溶液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碱洗,碱洗时间为30s;
优选地,采用浓度为30wt%的HNO3溶液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酸洗,酸洗时间为3min;
优选地,采用酒精溶液对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进行超声清洗;
优选地,采用二乙二醇二甲醚活性剂涂覆铝镁合金的待连接面;
所述表面处理具体还包括:对Al-Cu-Si-Ni钎料层的待连接面依次进行打磨,抛光和超声清洗;
优选地,依次采用400#、800#、1000#的金相砂纸对Al-Cu-Si-Ni钎料层的待连接面进行打磨;
优选地,采用酒精溶液对Al-Cu-Si-Ni钎料层的待连接面进行抛光;
优选地,采用酒精溶液对Al-Cu-Si-Ni钎料层的待连接面进行超声清洗。
10.一种铝镁合金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铝镁合金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扩散反应层,所述扩散反应层采用Al-Cu-Si-Ni钎料层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将两铝镁合金扩散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4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