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4635.1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林红松;蔡文锋;代丰;杨文茂;李忠继;杨吉忠;胡连军;冯读贝;陈志辉;肖飞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19/00;E01B9/38;E01B9/6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曹华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排式长枕 埋入 式无砟 轨道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的现浇道床板,所述现浇道床板在单元长度内埋设有多根轨枕,多根所述轨枕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形成轨枕轨排,所述轨枕上安装有钢轨和扣件系统,采用桁架钢筋将多根轨枕连接成整体,形成轨排式整体结构,避免了现场进行轨排组装及调整定位,由于已经预先调整好轨枕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将轨枕轨排埋设到现浇道床板中时,只需要进行一次调整就能实现多根轨枕就位,大幅度提高了轨枕的安装效率,能缩短工期并降低成本,同时,用于形成轨排式轨枕的连接机构进一步加强了无砟轨道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具有高平顺、高稳定性、强耐久性的特点,逐渐成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常用无砟轨道结构。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是无砟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是为适应我国铁路高速行车、发展高速铁路的需要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具有强度大、稳定性强等技术特点。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主要由钢轨及其扣件、轨枕、道床板和底座板构成。由于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在我国推广时间较短,因此,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结构及施工技术都还有巨大的改善空间,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对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在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轨枕与道床板之间容易发生开裂现象,若开裂严重将影响无砟轨道的正常使用;
二、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在现场组装轨排(通常通过工具轨将多根轨枕组装成轨排),然后利用支撑托架调整轨排再浇筑于现浇道床板内,施工效率较低,导致工期长、施工成本高;
三、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后期养护维修性较差,这也是现浇式无砟轨道的通病,当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需要养护维修时,往往会对整个无砟轨道造成破坏,导致养护维修工期长,养护维修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妥善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成为了长期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在现场组装轨排,再利用支撑托架现场定位调整并浇筑于现浇道床板内,存在施工效率较低、工期长、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轨枕的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无砟轨道的整体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板上的现浇道床板,所述现浇道床板在单元长度内埋设有多根轨枕,多根所述轨枕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形成轨枕轨排,该轨排式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还包括安装在轨枕上的钢轨和扣件系统。
在工厂预制轨枕时,采用连接机构将多根轨枕连接成整体,形成轨排式整体结构,避免了在将轨枕埋设在现浇道床板内时现场进行轨排组装及调整定位,能一次性安装包括多根轨枕的轨枕轨排,由于已经预先调整好轨枕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将轨枕轨排埋设到现浇道床板中时,只需要进行一次调整就能实现多根轨枕就位,大幅度提高了轨枕的安装效率,能缩短工期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为桁架钢筋。
采用桁架钢筋将轨枕组装形成轨枕轨排结构,从而在浇筑道床板时,将桁架钢筋永久保留在现浇道床板内,成为多个轨枕之间连接的骨架,使轨枕轨排形成整体结构,能提高无砟轨道的整体性能,避免因多个轨枕单独设置导致容易出现轨枕与道床板之间容易发生开裂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