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4878.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蒋龙;冯春;韩礼红;刘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1/02;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增强 钛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领域,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镁:0.10%~0.30%;氧化石墨烯:0.45%~0.50%;其余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选取镁、氧化石墨烯以及钛进行熔炼,得到铸坯,将铸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910~960℃,将退火后的铸坯锻造成棒材,锻造温度为800~960℃,将棒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1~2h。充分利用了Mg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及其同时对α相和β相的中性稳定作用,工艺简单,加工性能好,制备出的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不降低、甚至是提高合金的延性,使钛合金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可以加工尺寸较大的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领域,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通常与铝、镁合金等被称为轻质合金,密度较小约为4.5g/cm3,钛合金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无磁、生物相容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石油、化工、医疗等各个领域。
目前,普遍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多采用V、Zr、Pd、Ru等贵金属元素高合金化设计,成本高,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材率低。氧化石墨烯是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具有超高比表面积的二维碳结构,其弹性模量可达约1.2TP,断裂强度约129GPa。研究发现添加石墨烯可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粉末经化学氧化及剥离后的产物,与石墨烯添加相比的优势在于,在与钛基金属材料复合过程中,可以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分散并防止由团聚导致的力学性能恶化。
专利CN105838921A公开了“一种低含量少层石墨烯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为100%计,其组成成分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少量石墨烯粉末0.025%~0.400%及钛粉99.600%~99.975%。虽提及在纯钛中添加一定量的石墨烯可将其抗拉强度提升至900MPa水平,但其制备需经过球磨混粉、预压成型、最终热轧等复杂制备工艺流程。此外,其最终成品尺寸受限,为小尺寸板材,无法满足大尺寸规格应用的技术需求,如石油工业用钛合金管材通常为9~10m长,60~150mm直径的大尺寸规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钛合金制备流程复杂,抗拉强度低且塑性变形能力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镁:0.10%~0.30%;氧化石墨烯:0.45%~0.50%;其余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第二方面,一种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镁、氧化石墨烯以及钛进行熔炼,得到铸坯;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镁:0.10%~0.30%;氧化石墨烯:0.45%~0.50%;
S2:将铸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910~960℃;
S3:将退火后的铸坯锻造成棒材,锻造温度为800~960℃;
S4:将棒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温度为700~800℃,保温时间为1~2h。
本发明氧化石墨烯增强钛合金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选取镁、氧化石墨烯以及钛进行熔炼时,采用真空悬浮熔铸法进行熔炼。
真空悬浮熔铸法进行熔炼时,炉内的真空度≤10-2Pa,炉温为1600℃。
所述S1还包括:在铸坯冷却后将铸坯进行扒皮,除去铸坯表面的氧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子价签的商品关注度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