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冲击响应与脉冲噪声联合估计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864920.3 申请日: 2020-08-25
公开(公告)号: CN112003801B 公开(公告)日: 2022-04-29
发明(设计)人: 赵闻;张捷;黄友朋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主分类号: H04L25/02 分类号: H04L25/02;H04B3/46;H04B3/54;H04B7/0413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沈闯
地址: 51008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信道 冲击 响应 脉冲 噪声 联合 估计 方法 系统 设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信道冲击响应与脉冲噪声联合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MIMO-PLC信道模型,根据MIMO-PLC信道模型计算MIMO-PLC信道每个接收端的信道频率响应;

S2:基于背景噪声以及脉冲噪声建立噪声模型,根据建立的噪声模型计算MIMO-PLC信道每个接收端的噪声;

S3:根据MIMO-PLC信道每个接收端的信道频率响应以及MIMO-PLC信道每个接收端的噪声计算得到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具体包括:

规定MIMO-PLC系统中第m个发射端口发射的OFDM频域信号向量为X(m)=[X1,X2,...XN]T,OFDM符号的长度为N;

则第n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该信号Y(mn)表示为:

其中,H(mn)=[H1,H2,...HN]T为CFR向量;FN表示N×N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G(n)表示对背景噪声g(n)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G(n)依然为AWGN;表示哈达玛积;

S4:将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转化成矩阵形式,得到包含有信道冲击响应矩阵的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矩阵,具体包括:

将式(7)改写为:

Y(mn)=diag(X(m))H(mn)+FNi(n)+G(n) (8)

其中,diag(X(m))表示元素为向量X(m)中元素的对角矩阵,i(n)为伯努利随机过程与高斯随机过程的乘积;

扩展到整个MIMO-PLC信道,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表示为:

将式(9)用矩阵表达简写为:

Y=XH+Fi+G (10)

将式(10)中的CFR矩阵(信道频率响应矩阵)替换为CIR矩阵(信道冲击响应矩阵),式(10)表示为:

Y=XFh+Fi+G (11)

其中,F表示N×N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矩阵,h为CIR向量;

S5:在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矩阵中标注出导频插入的位置,根据信道的相关性、信道冲击响应的稀疏特性以及脉冲噪声的稀疏特性,在标注出导频插入位置的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矩阵的基础上,构建测量矩阵、观测矩阵以及稀疏目标信号,具体包括:

规定发送信号中插入导频的位置的集合为B,(·)B为集合B中索引对应行或元素构成的子矩阵,式(11)变换为:

YB=XBFBh+FBi+GB (12)

根据信道的相关性、信道冲击响应的稀疏特性以及脉冲噪声的稀疏特性,将式(12)变换为:

令Φ=[XBFB FB],Z=[hT iT]T,联合估计问题便转换为典型的压缩感知问题:

YB=ΦZ+GB (14)

其中,YB为测量矩阵,Φ为观测矩阵,Z为稀疏目标信号,GB为AWGN;

S6:基于测量矩阵、观测矩阵以及稀疏目标信号,采用快速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法对信道的脉冲噪声以及信道冲击响应进行联合估计,得到信道的脉冲噪声估计值以及信道冲击响应的估计值,所述S6具体过程为:

S601:初始化测量矩阵YB、观测矩阵以及稀疏目标信号Z,令OFDM符号长度为N,分块总数为g,每个子块长度为di,令相关性向量的元素均为零;

S602:若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小于20dB,则令β-1=0.1||YB||2,若MIMO-PLC信道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大于20dB,则令β-1=0.01||YB||2;令其中i为[1,g]中的整数;

S603:计算块协方差矩阵块相关性相关性结构矩阵Bi=Aii

S604:根据相关结构约束重建利用代价函数L(i)计算代价函数差

S605:令更新参数μ、Σ、si以及qi,其中,μ、Σ为稀疏目标信号Z的后验概率密度p(Z|YB,{γi,Bi},β)的正态分布参数;

S606:根据更新后的si以及qi重新计算块协方差矩阵块相关性相关性结构矩阵Bi=Aii,将更新后的相关性向量γ记为γnew

S607:判断是否成立,其中η为预先设置的阈值;若成立,则得到所求稀疏目标信号Z=μ,其中Z的前4N行元素为信道冲击响应的估计值,后4N行元素为信道的脉冲噪声的估计值;若否,重新执行步骤S602-S6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9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