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动/静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4991.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强;杨前冬;陈建行;蒋建国;卢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静水 岩石 力学 性质 影响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动/静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静水压系统、动水压系统、控制系统和试验仓。通过将试验仓,第一水仓,第二水仓装满水,使用真空泵将机架桶与加压外桶之间空气抽出产生气压差,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加压外桶带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塞对试验仓内放置的岩石试样产生较大的水压力,并且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间歇式工作,使得水仓内的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循环左右移动,从而在试验仓内对岩石试样产生了动水压。本发明通过大气压转化为水压的方式,水压大,且持续时间长,维持较大压力的成本仅为真空泵做功,成本较低,同时也能制造动水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研究动/静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岩石力学性质是指岩石在应力作用下表现的弹性、塑性、弹塑性、流变性、脆性、韧性等力学性质。不同性质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变形条件或破裂条件等都不同。由于各种岩石的组分和结构各异,形成的年代不同,其中还有许多裂隙,致使其力学性质相差很大,小块岩石与大块岩石,以及岩块和地块的各点之间,差别也很大,此种性质还受时间、温度、湿度、围压、加力的方式和快慢、变形的历史,以及岩石所处的周围介质等因素的影响。
矿山开采及隧道开挖等许多岩土工程中,存在大量深部岩石力学工程。开挖等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改变了深部岩体的应力平衡状态,使深部岩体弹性应变能得到释放,岩体中原有微裂隙扩展,并使相邻裂纹贯通,影响深部岩体稳定性,使矿山开采及隧道开挖等岩土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深部岩体开挖中有大量地下水存在,当深部岩体微裂纹扩展贯通后,原本裂纹中存在的高静水压,将随裂纹扩展转化为极大的动水压力,同时动水压又将导致岩体裂纹的进一步扩展及相邻裂纹间的贯通,最终导致岩体的破坏和失稳。因此,动\静水压作用于裂隙岩体,是深部岩体开挖工程面临的现实问题。
如何对岩石加水压研究岩石力学性质,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难题,给岩石加水压试验所需水压力较大且需要维持很长时间,专利利用高频循环水压进行岩石动三轴试验的系统【CN201610696029.7】公开了一种方案,使用转轴传动作为动力加压的方式对岩石增加水压,这种方式受到自身设备的性能限制,很难达到对岩石产生较大水压力,并且,想要长时间维持长时间的较大水压力的话,一方面,需要增加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需要使用电动设备或是传动设备长时间工作,都会造成实验成本增加。并且,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对岩石施加可控速动水压的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加压方式很难对岩石产生较大水压力,且想要维持较大水压力的情况下成本较高;2)缺少对岩石施加可控速动水压的实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研究动/静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包括静水压组件、动水压组件、试验仓和检测组件。
所述静水压组件包括机架桶,加压外桶和真空泵。
所述机架桶桶壁为内侧桶壁和外侧桶壁组成的双层结构,其中机架桶内侧桶壁和外侧桶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机架桶外侧桶壁下端设置有排气孔。
所述加压外桶位于机架桶上方,加压外桶的桶口朝下,加压外桶桶壁位于机架桶内侧桶壁和外侧桶壁之间的间隙内,且加压外桶桶壁与所述间隙滑动配合。所述加压外桶内部设置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竖直位于加压外桶内部中心,活塞杆分为上下两段,活塞杆上段直径小于活塞杆下段直径,且活塞杆上段具有螺纹结构,活塞杆上段穿过加压外桶顶部,且活塞杆上段与加压外桶顶部滑动配合,活塞杆上段配合连接有一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加压外桶外,活塞杆下段与活塞同轴心固定连接。
所述试验仓位于机架桶内侧桶壁内部,且试验仓与机架桶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试验仓上端还设置有加压内桶,所述加压内桶竖直位于试验仓上方,且加压内桶与试验仓固定连接,加压内桶空间与试验仓的空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