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5252.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曲立楠;范越;杨立滨;葛路明;朱凌志;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H02J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热 联合 发电 区域 电网 电压 协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划分为多个分区域;
根据各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信息确定各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调控指令值;
利用各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调控指令值确定各分区域内光伏电站的无功源的无功控制指令值和光热电站的电压控制指令值;
分别利用各分区域内光伏电站的无功源的无功控制指令值和光热电站的电压控制指令值控制各分区域内光伏电站的无功源的输出的无功功率和光热电站的机端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划分为多个分区域,包括:
基于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中电压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对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进行聚类分析,获取聚类结果;
将所述聚类结果中一个聚类簇中的电压节点划分为一个分区域;
其中,所述电压节点包括:光伏电站的并网电压节点和光热电站的并网电压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确定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中电压节点间的电气距离:
其中,Dab为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区域电网中电压节点a与电压节点b间的电气距离,a,b∈B,B为电压节点集合,Sab为电压节点b的无功功率变化对电压节点a的电压的无功电压灵敏度,Sbb为电压节点b的无功功率变化对电压节点b的电压的无功电压灵敏度,Sba为电压节点a的无功功率变化对电压节点b的电压的无功电压灵敏度,Saa为电压节点a的无功功率变化对电压节点a的电压的无功电压灵敏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确定过程包括:
根据分区域中任一电压节点与该分区域中其余电压节点的电气距离之和,确定分区域中所有电压节点的主导系数;
选择分区域中主导系数最小的电压节点作为该分区域中主导节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信息包括:电压设定值和实时电压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设定值的设定过程包括:
采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获取使各分区稳态运行的主导节点的最优电压值,并将所述最优电压值作为相应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信息确定各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调控指令值,包括:
按下式确定第i个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调控指令值
其中,i∈[1,N],N为发电区域划分的分区域总数,为第i个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电压设定值,为第i个分区域中主导节点的实时电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52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灯
- 下一篇:一种无灰分3D打印用光敏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