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6318.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许停停;刘慧渊;邹荣堃;孙文锴;杜谷雨;朱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成型 齿轮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齿轮结构由增材制造一体成型制成,包括内齿轮、第二外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位于内齿轮的正中心,第一外齿轮均位于内齿轮与第二外齿轮之间,每个第一外齿轮分别与内齿轮及第二外齿轮啮合;内齿轮与第一外齿轮之间及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之间均设有定位结构。多个齿轮及定位结构均由增材制造一体打印成型,不需要辅助结构就能达到组装效果,制造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
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是变速机构的基础,通常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都由两排或三排以上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简单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固定轴支承,允许行星轮在支承轴上转动,行星齿轮和相邻的太阳轮、齿圈总是处于常啮合状态。
然而,传统行星齿轮的各个齿轮需要单独加工,加工时需要考虑配合尺寸和加工误差,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瑕疵,甚至成为废品。制造完成后再进行组装时,需要辅助的挡片进行定位,并且还容易出现装配困难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残次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不需要辅助结构就能达到组装效果,一体成型制造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成型的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由增材制造一体成型制成,包括内齿轮、第二外齿轮和至少一个第一外齿轮,所述第二外齿轮位于所述内齿轮的正中心,所述第一外齿轮均位于内齿轮与第二外齿轮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外齿轮分别与所述内齿轮及所述第二外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外齿轮之间及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之间均设有定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互相匹配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能够在所述定位凹槽内滚动,当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外侧设有所述定位凸台时,所述内齿轮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外侧均设有所述定位凹槽;当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外侧设有所述定位凹槽时,所述内齿轮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的外侧均设有所述定位凸台。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或所述定位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外齿轮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口宽度大于其槽底宽度。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底与所述定位凸台的顶部均为弧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凹槽的配合间隙范围为0.1mm-0.4mm。
可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内齿轮和/或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或所述第二外齿轮的每个齿上均开设有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台包括第一凸台,所述内齿轮和/或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或所述第二外齿轮的两个相邻的齿之间均设有所述第一凸台。
可选地,所述内齿轮和/或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或所述第二外齿轮的每个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凸台的连接处均设有过渡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零件加工的自动化研磨冲洗装置
- 下一篇:基于会话群组的信息编辑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