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7940.6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伟;李继木;曹成寅;黄昱丞;郭江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铀矿 地质 结构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勘查区的三维地震数据;
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确定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三维地震成果数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用于地震波阻抗反演;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所述预处理包括解编、观测系统定义、静校正、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加和偏移处理;
获取所述待勘查区的施工测井的测井数据;所述测井数据包括井径、电阻率、声波时差、电流、密度、自然电位、定量伽马和岩性;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
根据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以及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确定砂岩的分布范围和泥岩的分布范围;
根据所述砂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砂岩;所述有效砂岩为厚度20-60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砂岩;
根据所述泥岩的分布范围确定有效泥岩;所述有效泥岩为厚度大于5m,横向展布面积大于0.01km2的泥岩;
根据所述有效砂岩和所述有效泥岩的分布位置识别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所述砂岩型铀矿有利成矿“泥-砂-泥”地层结构为所述有效砂岩上部和下部均覆有所述有效泥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具体包括:
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合成地震记录,得到所述目的层的层位的标定;
对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进行层位追踪,以及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的同向轴特征识别断裂位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层位和构造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泥岩的波阻抗范围,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采用公式波阻抗=密度/声波时差确定地层波阻抗值;
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岩石物理分析,确定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
根据所述目的层的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确定所述砂岩的波阻抗值范围和所述泥岩的波阻抗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岩铀矿“泥-砂-泥”地质结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
从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提取地震子波;
根据所述三维地震成果数据和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反演初始模型;
利用所述三维地震纯波数据、所述地震子波以及所述反演初始模型进行地震波阻抗反演,确定所述目的层的波阻抗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79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削加工的立式双向扭矩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并发大容量存储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