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9535.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战雪峰;潘铁柱;金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贞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38 | 分类号: | B28C5/38;B28C5/14;B28C5/08;B28C7/16;B28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徐军科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苯乙烯 颗粒 泡沫 混凝土 搅拌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该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且远离第二输送管设置有送料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蓄水池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水袋,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料管,所述料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可以现场进行材料的运输搅拌运输,避免了浆料异地搅拌运送时,导致质量的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是无机泡沫混凝土均匀包裹聚苯乙烯颗粒形成的复合型保温隔热材料,是建筑节能领域具有防火功能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
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迄今为止仍属于建筑保温施工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希望有一种装置设备以较合理的成本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现有技术是在楼下生产出简单的混凝土发泡,再运到楼上,再与聚苯乙烯颗粒进行二次搅拌泵送,不仅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不能达标,造成混料不均匀,不能保证混料的配合比,而且由于浆料的存放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搅拌好的浆料泡沫破裂和浆料配方液相分离的现象,极大影响产品的质量,使得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变差,还会严重延长工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保温施工中,浆料搅拌运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且远离第二输送管设置有送料装置;
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轮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槽,所述搅拌槽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蓄水池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水袋,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料管,所述料管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输送管,且壳体的另一侧和第二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延伸至套管的内部,所述套管的下部侧壁设置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搅拌槽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搅拌杆,且搅拌杆延伸至搅拌槽的内部,所述搅拌槽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
优选的,所述料管的一端侧壁且靠近支撑架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料管的内部设置有送料螺杆,且送料螺杆的一端贯穿料管。
优选的,所述送料螺杆的侧壁且在料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料管的侧壁且在出料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设置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料管的一端且远离出料口设置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水袋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等距离设置有通孔,且水袋通过通孔和绳索绑缚在第二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水袋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置于搅拌装置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贞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贞祥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5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